动态

列表
创建 时间

計算機網絡——常見的跨域方案

跨域是什麼? 跨域問題是瀏覽器的安全機制,即同源策略(Same-origin policy) 限制不同源之間的交互,從而保證資源的安全 同源策略限制內容 Cookie、LocalStorage、IndexedDB 等存儲性內容只有同源才能訪問 AJAX 請求發送後,響應內容被瀏覽器攔截了 DOM 允許跨域加載的資源 img src=XXX link href=XXX scri

创建 时间

超時時間應該設置多長?長尾請求和重試風暴又該如何解決?打造高效穩定的網絡請求!

超時時間 概念 超時時間指系統在等待某個操作響應時設定的最大容忍時間閾值。當操作未在指定時間內完成,系統將主動終止等待並觸發預設處理邏輯 超時可以看做是一種降級手段。因為假設服務永遠能正常運行,我們並不需要超時時間,來保證服務的可用性和穩定性 常見需要依賴超時時間的場景 網絡層:TCP 協議的 connect timeout(Linux 默認 120 秒)、HTTP 請求的 socket ti

创建 时间

TCP 真的存在“粘包”問題嗎?

引言 許多開發者都曾面對過這樣一個的問題:明明分別調用兩次send()發送了"Hello"和"World",接收方卻可能在一個recv()調用中讀到完整的"HelloWorld";或是發送了一個完整的 JSON 對象,接收端卻需要多次讀取才能拼湊出完整數據。這種現象被中文技術社區廣泛稱為“TCP 粘包” 然而,若我們深入 TCP 協議的設計本質,會發現一個令人困惑的矛盾——RFC 文檔中從未定義過

创建 时间

詳解分佈式緩存不一致性的所有情況!除了分佈式緩存外,其它場景又是如何解決緩存一致性的呢?

[toc] 引言 持久化層和緩存層的一致性問題也通常被稱為「雙寫一致性問題」,“雙寫”意為數據既在數據庫中保存一份,也在緩存中保存一份。對於一致性來説,包含強一致性和弱一致性,強一致性保證寫入後立即可以讀取,弱一致性則不保證立即可以讀取寫入後的值,而是儘可能的保證在經過一定時間後可以讀取到,在弱一致性中應用最為廣泛的模型則是最終一致性模型,即保證在一定時間之後寫入和讀取達到一致的狀態。 我們一般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