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ries

Detail Return Return

一文講清:數據清洗、數據中台、數據倉庫、數據治理 - Stories Detail

你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

  • 業務部門急着要一份數據報告,IT同事折騰了好幾天,最後告訴你數據對不上,或者根本取不出來。
  • 公司開會,兩個部門拿着同一項業務指標的數據爭論不休,因為大家手裏的數字根本不一樣。
  • 想上線一個精準營銷活動,技術卻説底層數據沒法實時支持,只能作罷。

聽着是不是很熟悉?這些問題,本質上都不是某個技術點的故障,而是企業的數據體系沒有搭建完整

我剛開始接觸數據分析的時候也是搞不明白,還得自己上手操作過才知道。現在我就把這幾個概念一次性給你捋清楚,看看他們的不同到底在哪,又有什麼用。

一、數據清洗

數據清洗,是所有數據工作的第一步,也是絕對無法跳過的一步。

説白了,數據清洗就是把從各個業務系統裏拿到的原始數據處理乾淨,讓它變得規整、可用。這些原始數據通常都有哪些“髒”的問題呢?
圖片

  • 缺失值: 比如用户註冊信息裏,電話號碼這一欄是空的。
  • 錯誤值: 比如年齡欄裏寫了個“300歲”,這明顯不符合常識。
  • 重複值: 同一個用户,因為系統BUG或者操作原因,在數據庫裏存在兩條一模一樣的記錄。
  • 不一致: 比如有的系統記錄性別用“男/女”,有的用“1/2”,還有的用“M/F”。
  • 格式混亂: 日期有的用“20231001”,有的用“2023-10-01”,有的甚至用“10/01/2023”。

數據清洗就是要解決所有這些亂七八糟的問題。它的工作非常具體,比如:把空值填上、刪除重複行、把所有日期轉換成“YYYY-MM-DD”的標準格式。
圖片
我一直強調,數據清洗是所有數據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如果你用一堆髒數據去做分析、去訓練AI模型,那得出的結論肯定是錯誤的,這就是垃圾進,垃圾出。

你懂我意思嗎?很多公司數據項目失敗,第一步就栽在了這裏,投入再多的錢建再漂亮的系統,基礎不穩,地動山搖。

簡單來説,數據清洗的目標是生產出 乾淨、一致、準確的單一數據集,為後續的所有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數據倉庫

當數據變得乾淨規整後,接下來要解決的是存儲和管理問題。

數據倉庫,可以被理解為一個精心設計的“歷史檔案館”。

它的核心作用是:把清洗好的、來自不同業務系統,比如ERP、CRM、網站、APP等的數據,按照一個設計好的、統一的模型存儲起來,主要用於支持企業的分析和決策
圖片
它有以下幾個關鍵特點:

  1. 主題導向: 它不是按業務系統的來源來堆數據,而是按你關心的業務主題來組織,比如客户主題、產品銷售主題、財務主題。這就像檔案館按人事、財政、建設等主題歸檔文件,而不是按哪個辦公室送來的歸檔。
  2. 集成性: 它會把所有分散在各處的數據彙集到一起,並解決掉我們前面説的不一致問題,形成企業內唯一的、統一的真相來源。
  3. 非易失性: 一旦數據進入數據倉庫,通常就不會被修改或刪除,它記錄的是歷史事實。就像你的銀行流水,你只能查詢,不能隨便改。
  4. 時變性: 它會記錄數據隨時間變化的情況,比如一個產品的價格去年是多少,今年是多少。

圖片
數據倉庫的典型產出物,就是我們現在經常聽到的 數據報表和BI儀表盤 。比如,管理層要看上個月的銷售業績環比增長了多少?哪個產品最暢銷?這些問題的答案,都來自於對數據倉庫的查詢和分析。

所以,數據倉庫解決了“把歷史數據存好、管好,用來做分析和回頭看”的問題。它為過去的業務表現提供了一個可靠的查詢平台。

三、數據中台

有了數據倉庫這座“歷史檔案館”,企業已經能很好地做回溯型分析了。但時代在發展,業務需求也在不斷變化。你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業務團隊想開發一個新功能,比如實時推薦商品,卻發現需要的數據要麼拿不到,要麼獲取速度太慢,等數據到手了,商機已經過去了。

數據中台,就是為了解決這種“數據跟不上業務速度”的痛點而出現的。

它不是要取代數據倉庫,而是在數據倉庫之上,構建一層更貼近業務、更敏捷、服務能力更強的數據能力
圖片
它的核心思想是:把數據作為一種資產和能力,系統地構建出來,並以API服務、數據產品等更易用的方式,統一提供給前台的各個業務部門使用。

數據中台具體會做什麼?

  1. 資產化與標準化: 它會將數據倉庫裏的原始數據,進一步加工成一個個標準的、可複用的數據模型或數據服務。比如,它會把用户畫像、商品畫像這種通用數據模型做好,誰需要用,直接調用就行,不用自己再從頭開始計算。
  2. 服務化與API化: 它把數據能力封裝成接口(API)。業務方不需要關心數據存在哪裏、怎麼計算的,他只需要打開APL,就能獲取到他需要的數據結果。
  3. 支持多樣化場景: 數據中台不僅要支持傳統的BI報表,還要能支持實時推薦、實時風控、精準營銷等實時性要求很高的業務場景。

説白了,數據中台讓數據從靜態的歷史檔案,變成了動態的業務能力。它的目標是讓數據用起來更簡單、更快速,從而直接賦能業務創新。

四、數據治理

講到這裏,你可能會發現一個問題:我們憑什麼相信數據中台提供的服務是可靠的?數據倉庫裏的統一標準是誰定的?數據的安全和隱私又如何保障?

這一切問題的答案,都指向同一個東西——數據治理。它是確保前面所有環節能夠有效、可信運行的基石。
圖片
如果説數據中台是加工廠,那數據治理就是保證這個工廠能規範、安全、高效運行的“一整套管理法規體系”。

數據治理不是一個具體的技術活,而是一套管理體系。它關注的是數據的質量、安全、標準、流程等頂層設計問題
圖片
它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制定數據標準: 明確公司裏核心數據的定義。比如,到底什麼算“交易成功”?是從用户點擊付款算起,還是從銀行返回扣款成功算起?這個定義必須全公司統一。
  2. 建立數據質量體系: 設定數據質量的評估標準,比如完整性、準確性、及時性,並持續監控,發現問題後要有流程去整改。這確保了我們可以信任我們的數據。
  3. 保障數據安全與隱私: 規定哪些數據是敏感數據(如身份證、手機號),誰可以訪問,如何脱敏,防止數據泄露。這在當今法規越來越嚴的背景下至關重要。
  4. 明確數據責任: 每一塊數據都要有明確的負責人,由他來對這塊數據的質量、安全、定義負責,避免出了問題互相推諉。
  5. 設計管理流程: 比如,一個新業務要申請使用客户數據,應該走什麼樣的審批流程?這都需要通過數據治理來規範。

我一直強調,數據治理是貫穿於數據清洗、數據倉庫、數據中台所有環節的靈魂。 沒有可靠的數據,前面所有的環節都是徒有其表。

總結

為了方便大家對照了解,我總結了以下表格:
431429424f5318abc7ac9a0bfbc9fd22.png
它們共同構成了一套從原始數據到數據驅動能力的完整生產線。你懂我意思嗎?這早已不是單純的技術問題,而是一套關乎企業如何“用好數據”的系統工程。

要知道,建立這些概念的整體認知,比你單獨鑽研某個技術細節更重要,它讓你能夠站在更高視角,看清問題的本質。現在你理清楚了嗎?

user avatar RCJL Avatar u_15844731 Avatar jianghushinian Avatar xixindeshoutao Avatar blueberrypie Avatar data_ai Avatar manshenjiroudehuajuan Avatar guangmingleiluodebaomihua Avatar nick_58a54a169c75f Avatar elegantdevil Avatar chumendeshijie_68fa2aee8a3d5 Avatar zcf0508 Avatar
Favorites 21 users favorite the story!
Favorites

Add a new Comments

Some HTML is ok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