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列表
创建 时间

互聯網十年,從博客到知識庫

好記性,不如寫文檔。 【一】 最近三年隨着人工智能的崛起,伴隨一個非常熱點的現象。 AI知識庫成了產品級的文檔,把AI相關的各種知識做成體系化的教程,會有大量的關注者,然後圍繞知識庫和用户羣體,再設計各種附加的業務。 做體系化的文檔,過去更多是在組織規範的企業裏。 2025年的當下,很多團隊在維護自己公開的AI知識庫,更偏向AI教程;很多大模型廠商直接開發AI知識庫產品,藉

创建 时间

項目效率翻倍,做對了什麼?

從手忙腳亂,到遊刃有餘。 【一】 在項目一期開發樓裏App的時候,經常因為事情多而手忙腳亂。 上午的事情做不完,就順勢推到下午和晚上,下午和晚上的事再找時間補,這樣一來很多事都在混亂中推進。 萬事開頭難,因為起初的事很多。 把獨立開發當成半個創業項目,必然要解決產品和銷售兩個關鍵問題,這個過程中,會面對很多不確定性,需要做各種嘗試。 還要在執行中反思,好的方向加強,差的點改

创建 时间

獨立開發4個月,0到1之後怎麼辦?

客觀看數據,主觀聊現實。 【一】 2025年七月初,從職場出來獨立做產品,擦着人工智能的邊,歷經4個月的時間: 運營七號樓的社媒賬號,上線了樓裏產品的App和Web網站,開源了《獨立開發者》和《AI實踐》兩款知識庫。 用蓋樓的方式説:基線畫好了。 產品加內容的方式,從流程和結果上看絕對可行,並且是性價比高的組合,只不過對執行的節奏要求很高。 心情上容易亂,手上的活經常荒。

创建 时间

獨立開發,有性價比嗎?

前半句聊投入,後半句説收穫。 【一】 今年7月從職場,轉獨立開發的賽道,那個問題一直避而不談:有收入嗎?好奇之中又略帶幾分質疑。 收入偏敏感,大家更樂意聊付出。 既然今天主動提這個話題,那就來坦坦蕩蕩的聊一聊,其實在動筆寫之前,內心是糾結了一會,怕拿捏不好影響自己和大家的心情。 在進入主題之前,要先囉嗦個觀念: 對於自媒體內容爆炸的當下,只表達問題的一半更有流量,也就是所謂

创建 时间

獨立開發一期收尾,有點傻眼了!

產品一期事項已完結,但是蘋果商店還在審核中。 【一】 今年7月1號開始全職獨立開發,到現在8月底,已經過去兩個月的時間了。 有人不停回頭,有人站在十字路口,而我還在等IOS審核通過。 之前説過自己的計劃,在8月中旬完成開發任務,然後就是發佈上線,試一試產品的運營推廣,用互聯網的黑話來説。 那個流程「閉環」了。 事實上8月中旬剛開始,開發任務清單和知識庫編寫,已經基本結束處在

创建 时间

獨立開發,做產品的45天

小聲説一句:首款產品《樓裏-IOS版》已上架,安卓包和產品開發的知識庫,公眾號私信「樓裏」獲取。 現在也幻想:時間少,產出多,質量好。 一、獨立開發 今年是在互聯網行業:搬磚的第十年。 最近兩年比較划水,關注更多的是:人工智能和獨立開發兩個話題;獨立開發勉強帶點創業成份。 內卷拉低了職場性價比,所以決定先離開,從三月到六月底,處在思考猶豫和準備中,然後離職做獨立開發者。 七月初到現在,不過短短45

创建 时间

產品二期,從GPT5規劃開始

背景簡介 樓裏App一期開發完成,開始進行二期的網站開發,想以此需求作為驅動,探索整個流程對於人工智能的使用。 從規劃和設計開始,一直到二期網站開發完成,所有核心環節和任務都先參考主流大模型和AI工具的輸出,在這個過程中,細緻的整理AI應用場景,和對手工的替代性。 例如以下環節:流程規劃,網站設計,AI編程,產品測試,總結分析,文檔輸出,自媒體運營等。 在實踐的過程中採用的思路: ①把需求拋給AI

创建 时间

獨立做產品,做一個,還是做多個找爆款?

在首款產品樓裏App宣傳的時候,遇到個非常有意思的話題:這個產品不行,直接開始下一個,做上十幾款產品,才可能找到爆款的感覺。 説法非常認可,但自己的想法比較另類。 個人更傾向於把一款產品做成,而不是持續出新產品,然後期望有1-2個爆款。 在首款產品上經歷過毒打後,直接斷崖式的理性起來了,至少第一階段感性狀態居多,説白點就是想當然的幻想。 兩個説法的關鍵差異是:專注深度還是探索廣度。 不過共同點

创建 时间

獨立開發AI產品的那些事

交代一下產品進度:《樓裏-Web網站》已發佈,《樓裏App-iOS版》已上架。 🛰七號樓私信「樓裏」自動獲取:《樓裏App-安卓版》《AI知識庫》、《獨立開發者》 走一步,錯半步,重看下一步。 【一】 過去三年AI行業堪稱眼花繚亂,從最初的焦慮添堵,實踐過程的奇葩鬧心,以及目前的好活當賞。 從開發者轉到獨立做產品,除了明確的AI套殼模式外,也考慮過幾個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