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详情 返回 返回

如何做有效的Bug管理? - 动态 详情

大家好,我是陳哥。

有讀者留言説,他們團隊老是因為反覆出現同類Bug導致項目延期。

他們團隊沒有統一 Bug 記錄渠道,測試人員一般發現問題口頭告知或者彙總文檔發給開發。開發未記錄,有時候,迭代時就會出現開發遺忘修復的情況,同類 Bug 再次出現,導致項目二次延期。

我們都知道要重視Bug管理,但有效的Bug管理核心不僅是管Bug,更是管流程。換言之,就是用標準化流程把Bug從發現到解決的每個環節串起來,才能既保質量又提效率。

流程順了,Bug自然能被高效追蹤、修復和預防。

一、為什麼Bug要閉環管理?

但很多團隊在實際操作中,往往會忽略流程閉環這個關鍵環節。

要麼是測試發現Bug後只簡單記錄,沒明確後續跟進責任人與時間節點;

要麼是開發修復後,沒有及時同步給測試復現驗證;

還有的團隊在 Bug 驗證通過後,不做覆盤總結,既不分析 Bug 反覆出現的根源,也不更新相關開發或測試規範。

這些環節的缺失,就導致 Bug 管理變成半吊子工程。已發現的Bug可能被遺漏,修復後的 Bug 可能因未驗證而殘留,同類 Bug 更是因為沒有經驗沉澱,在下次迭代中再次出現。

所以,要解決同類 Bug 反覆、項目延期的問題,關鍵就是搭建一套能覆蓋 Bug 全生命週期的閉環流程,讓每個 Bug 都能被管到底。

manage-bugs

二、用閉環流程把Bug管到底

發現了該管的Bug,就得讓它在一個完整的流程裏走到底。這個流程不用太複雜,四個步驟就夠:

第一步是記清楚。

報Bug的時候,必須寫明白在哪裏操作、怎麼操作、出現了什麼問題,最好附上截圖或日誌。別小看這點,很多時候開發人員卡殼,就是因為拿到的信息就一句“功能用不了”,光定位問題就得花半天。

第二步是分明白。

按之前説的影響程度分級,P0級(比如系統崩潰)馬上轉給對應開發,甚至暫停其他工作;P1級(比如數據錯誤)24小時內必須響應;級別低的就排進迭代計劃。分配的時候要指定明確的負責人和截止時間,避免踢皮球。

第三步是改徹底。

開發修復後,不能自己説算,得交給測試人員按原步驟驗證。通過了才算完,沒通過就打回去重新改。這裏要注意,修復時最好順帶記錄下原因和解決方法,方便以後查。

第四步是回頭看。

每週或每個迭代結束後,抽半小時覆盤:哪些Bug反覆出現?是不是測試環節漏了?代碼評審有沒有不到位?把這些問題的根源找到,更新一下測試用例或編碼規範,下次就能少走彎路。

使用工具,管理Bug更得心應手

如何才能更好地做好這四步呢?工具承載

合適的工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家可以嘗試使用禪道,把團隊的Bug管理流程固化下來。

目前,禪道已經連續10年獲得51Testing評選的常用的測試管理工具第一名。

禪道支持Bug的結構化錄入,你可以詳細填寫影響版本、嚴重程度、優先級、重現步驟等信息,確保報Bug時信息完整,避免後期反覆溝通。

禪道bug管理

另外,禪道Bug還有統計分析功能,能自動生成迭代Bug數量、每天解決Bug數、按Bug嚴重程度統計等餅圖、柱狀圖和折線圖,讓你直觀瞭解團隊的Bug處理情況,方便及時調整工作重點。


有效的Bug管理,就是讓團隊形成一種“對質量負責”的共識。

流程和工具都是為這個服務的,別搞得太複雜,能落地、能堅持,比什麼都強。

大家平時在管理Bug時,有沒有遇到過什麼頭疼的問題?可以一起聊聊。

user avatar alibabawenyujishu 头像 bluemoon_5a8f99b8431ab 头像 n7pkpnuy 头像 youyudeshuanggang 头像 qiumi_685b70038c171 头像
点赞 5 用户, 点赞了这篇动态!
点赞

Add a new 评论

Some HTML is ok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