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ries

Detail Return Return

可信開源智啓未來,2025 OSCAR開源產業大會在京舉行 - Stories Detail

10月28日,2025 OSCAR開源產業大會在北京正式舉行。此次大會以“可信開源涌萬業 無邊智域啓未來”為主題,由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主辦,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信通院”) 承辦,通過凝聚產業智慧,進一步探索我國開源生態發展模式,加速行業企業開源治理能力落地,推動國內開源生態快速、健康有序發展。

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代曉慧表示,當前開源標準體系不斷完善,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已立項推進二十餘項開源領域相關行業標準和團體標準,涵蓋開源安全、開源項目和社區、開源治理等多方面內容,標準創新能力顯著增強,行業可信生態初步建立。目前開源產業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一定挑戰。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將持續支持開源標準體系建設,堅持標準引領,推動標準應用,充分發揮標準對推動開源產業應用、技術創新、生態繁榮的先導性作用。

中國信通院總工程師魏然表示,當前我國開源產業呈現三大顯著特徵:供給端實現“量質齊升”,關鍵技術領域實現突破性進展;需求端深化“融合應用”,傳統行業積極開啓治理升級;生態端完善“標準引領”,多方協同築牢發展根基。通過構建全週期標準體系,打造全鏈路賦能平台,運營多行業開源社區,進一步提升我國開源產業活力。

中國信通院圍繞“安全”“合規”“持續”“健康”的開源生態發展目標,在業內率先提出“可信開源”理念,打造並持續豐富“可信開源”標準及評估體系。此次大會上,中國信通院發佈最新一批可信開源系列評估結果,包括兩項可信開源治理成熟度評估、一項可信開源項目評估、一項可信開源社區成熟度評估、四項可信軟件產品評估、一項開源商業化評估、兩項SOSS開源安全國標符合性驗證。截至目前,可信開源評估共有14大類141家企業的產品或項目通過評估。

2025年下半年可信開源最新評估結果

為了更好地加速開源技術在中國市場的落地,鼓勵個人和企業參與開源、貢獻開源,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聯合中國互聯網協會共同發起了OSCAR“開源+”典型案例徵集活動。類別具體分為開源商業化、開源人物、開源+人工智能、開源技術應用創新、開源項目及社區、開源安全及風險治理六項。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秘書長戴煒、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雲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副所長慄蔚共同在本次大會中公佈案例最終入選結果。

中國信通院雲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所長何寶宏圍繞開源行業最新發展趨勢和變化,發佈了對開源行業的10個新觀察。

何寶宏表示,開源發展五十餘年,已經成為數字時代的生產方式。雖然多數開源項目被廣泛使用,但難以商業化,在維護方面仍存短板。同時,企業內部存量老舊開源軟件規模龐大,應該積極探索市場加政府的開源軟件養護新模式。此外,AIGC代碼源於開源,但尚未進行開源治理,因此需要重視大模型編程的開源新治理模式。

對於開源行業的最新變化,何寶宏認為,開源軟件雖然生態豐富,但開源大模型已經成為寡頭的賽道,以資源為主導,行業壁壘日漸高企。伴隨大模型的開源,開源Agent剛剛興起,未來智能體開源是AI開源的主戰場。以DeepSeek為標誌,中國開源在國際領域呈現出新的發展面貌。在開源發展過程中,AI時代的開源格局洗牌、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開源人才涌現,都讓中國開源迎來了最好發展時期。另外,推動開源發展的主力軍,已經從個人轉向企業和政府,開源作為數字公共品,政府應發揮更大的作用。

在人工智能開源專題,中國信通院雲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副所長慄蔚圍繞《人工智能開源生態全景觀察》進行重點解讀,系統梳理人工智能開源生態的要素構成與發展態勢,深入剖析技術演進、產業應用與治理挑戰,為政府決策、產業佈局與開發者創新提供參考,推動我國人工智能開源生態健康有序發展。

近年來,大模型生態呈現爆發式增長,而開源進一步放大了大模型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的效能和風險。對此,中國信通院聯合魔搭社區和煥新社區,啓動建設雲計算開源產業聯盟開源人工智能項目智選中心,通過制定開源大模型智選標準,依託人工智能開源項目標準規範,對各類開源項目進行標準化標籤管理與分級評估。通過遴選開源優秀項目與標杆案例,全方位促進開源技術及產業生態成熟,助力我國搶佔開源產業制高點。

在地方開源體系建設專題,中國信通院聯合上海、浙江、江蘇、湖南、山東、遼寧、湖北、四川軟件行業協會和開源組織,舉行雲計算開源產業聯盟《開源項目首版本評價方法》與《開源商業產品首方案評價方法》技術規範工作組成立儀式,進一步規範開源項目和開源商業產品的技術評價方法,夯實開源技術根基,為開源行業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其中,《開源項目首版本評價方法》將圍繞開源項目的技術原創性、技術創新性、項目成熟度等方面設置評價指標,綜合確定開源項目首版本的認定規則;《開源商業產品首方案評價方法》則針對開源項目商業化過程中的產品方案的項目一致性、產品創新性、商業價值水平等要素提出指標標準,全面促進開源項目的產業規模化應用。

在全球開源協同創新浪潮與我國“培育開源生態”戰略部署的雙重驅動下,地方正成為開源資源集聚、技術迭代與商業價值轉化的核心場域。對於2025年地方開源體系建設發展態勢,中國信通院雲大所開源和軟件安全部主任郭雪進行全面解讀並給出建議。

郭雪表示,多地依託政策牽引開源體系建設,開源基礎設施持續普及。隨着開源人才隊伍建設加速,區域性開源活動持續涌現。通過構建科學合理的地方開源發展評價體系,為不同地區開源發展提供支撐。

對於地方的開源體系建設,郭雪表示,地方政府推進開源體系建設可遵循“政策制定-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生態培育”路徑框架,要持續出台包含開源的領域性政策與配套舉措,同時打造集開源組織、公共服務平台、實體研究/服務載體“三位一體”的開源基礎設施。通過各類型應用推廣工作提升開源產業應用需求,着手佈局培育開源人才、激勵開源人才、釋放生態價值三大關鍵環節,推動人才教育與生態建設融合發展。

在主題分享環節,中國電信科技創新部副總經理陳靖翔以《開源開放放共享,助力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進行觀點分享。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開源運營總監馬全一重點解析了《Rust中國生態發展報告》,就Rust技術趨勢和生態發展進行了分享。

釦子羅盤服務端技術負責人楊晨介紹了釦子羅盤《Badcase驅動的Agent效果調優實踐》,從實踐角度強調了badcase對於Agent效果調優的作用和積極意義。

商湯科技大裝置事業羣研發總監王志宏結合商湯科技在開源領域的行業實踐,分享了《從開源到產業——LazyLLM助力行業智能應用落地》。

為進一步提升開源在人工智能領域和商業化方面的規範,中國信通院對開源人工智能系列標準與開源商業化系列標準進行了全面解讀。

為搭建開源協作樞紐平台,全面賦能數字技術產業協同創新,中國信通院於今年5月正式成立雲計算開源產業聯盟開源創新發展推進中心(OpenCenter),並公佈第一批成員。會議期間,中國信通院為0penCenter第二批新成員舉行授牌儀式。目前,開源創新發展推進中心普通成員數已達214家,成員數量和行業類型不斷豐富,為開源技術的持續普及和行業應用貢獻力量。

從可信開源評估體系的深化落地,到人工智能開源智選中心的啓動;從地方開源標準的協同共建,再到開源創新發展推進中心(OpenCenter)成員擴容。此次2025 OSCAR開源產業大會所凝聚的標準引領、安全為基、多方協同共識,已為我國開源產業構建起“技術-生態-商業”三位一體的發展框架。

未來,隨着地方開源體系的逐步完善、企業與政府成為開源主力軍的趨勢深化,中國開源產業必將進一步整合政策、人才、技術、市場資源,既為國內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開源動力,也為全球開源治理貢獻“中國方案”,最終實現“智啓未來、惠及萬業”的開源產業宏圖願景。

user avatar zhidechaomian_detxs7 Avatar mianlengxincidehongjiu Avatar lab4ai Avatar bytebase Avatar kobe_fans_zxc Avatar metaxk Avatar nocobase Avatar gdghz Avatar
Favorites 8 users favorite the story!
Favorites

Add a new Comments

Some HTML is ok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