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

詳情 返回 返回

2025長沙1024程序員日:為開發者職業發展插上騰飛之翼 - 動態 詳情

開發者目前最關注的是什麼?

相信大多數人的答案是:AI來了,我的工作怎麼辦?

8月份,斯坦福發佈的《關於AI近期就業影響的六個事實》報告顯示,近年來,尤其是2022年底AI技術開始逐漸滲透到經濟領域和深入各個產業後,AI對就業市場的影響非常嚴峻。特別是開發者和客服這兩個崗位,是AI暴露度較高的典型代表,尤其處於職業生涯早期、缺乏工作經驗的年輕羣體(22-25歲)就業形勢不容樂觀——2022年底到2025年7月期間,其就業率下降了6%,更年長的就業羣體反而增長了6%~9%。由此,該報告得出:AI並不一定會引發就業下降,但確實已開始對入門級崗位造成影響;以AI作為輔助工具來增強工作能力時,這些崗位的需求不降反增。

因此,在這個“人人都是開發者”的時代,為了幫助年輕開發者儘快學習瞭解AI的新動向、新應用並動手用起來,主題為“AI構建世界,智能引領未來”的2025智匯瀟湘“人工智能+”創新大賽暨長沙1024程序員日,10月24-25日在長沙智谷隆重舉行。在這裏既有高屋建瓴、為開發者出謀劃策的技術英雄會、嶽麓對話,也有手把手教開發者動起來的9場“1024 AI構建者大會”,還有私享會、展覽展示等豐富的環節。

image.png

一、AI+開源:構建開發者新生態

在開幕式上,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二級巡視員顏琰為本次活動致辭,湖南湘江新區(長沙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王先民宣佈活動開幕。隨後,多位行業大咖圍繞AI、開源等分享了自己的觀察與實踐。

image.png

“在大模型開發生態整體貢獻度Top10 國家裏,美國的貢獻佔比為37.41%,中國則是18.72%;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在AI Agent領域,這個差距大幅縮小,貢獻佔比分別為24.6%、21.5%,説明中國開發者在Agent層面相較其他領域投入更多。與此同時,全球開源活躍地圖顯示,全球開發者總量已經突破1.5億,中國開發者總量超1200萬,活躍開發者約400萬,規模穩居全球第二,已成為全球開源生態的關鍵力量。”一開場,CSDN創始人&董事長、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理事、奇點智能研究院理事長蔣濤便展示了這樣的一組數據。

“人人皆創客,萬物可AI,CSDN聯合打造全球首家人工智能6s店,讓AI 賦能軟件和硬件開發者和創造者。可以説,‘AI+開源’將構建開發者新生態,碼盲消失,構建者涌現的時代已來。”蔣濤表示。

隨後的“技術英雄會”和“嶽麓對話”,圍繞AI、開源等方向,多位行業大咖分享了自己的觀察與實踐。

奇點智能研究院院長、CSDN高級副總裁李建忠分別從模型側、應用側和開發側分享了AI領域的最新進展。在模型側,雖然主流SOTA類模型都完成了從訓練模型到推理模型的範式轉換,但強化學習在包括並行性、小數據、Agent泛化能力上還有巨大的提升空間。在應用側, 智能體無疑是當前業界最大的熱點。隨着長運行的異步能力、MCP/A2A等相關協議的成熟、長期記憶和上下文工程的快速發展,由多智能體構成的智能體協作網絡正在逐步重構各個領域應用。

在開發側,軟件領域正在從AI輔助研發向AI原生研發的方向演進。李建忠分享了奇點智能研究院最新發布的《AI原生軟件研發成熟度模型 AISMM》,AISMM 融合了奇點智能研究團隊與業界的最佳實踐,推動 AI 原生軟件研發技術、流程與組織協同演進。AISMM將AI 原生軟件研發按照成熟度劃分為五個階段:L1輔助提效、L2 領域集成、L3代理協同、L4自主代理、L5 軟件工廠。包含五大核心要素:覆蓋基礎設施、知識工程、流程工具、組織人才、安全治理。並提供了每一階段的關鍵步驟。奇點智能的專家團隊基於AISMM成熟度模型,正在和多家行業領頭羊公司合作,幫助客户打造 AI 原生的軟件研發團隊、流程和工具,合作客户涵蓋汽車、通信、無人機、航天、企業軟件等領域。

華為首席開源聯絡官、CNCF基金會董事任旭東以“開源開放,激發創新,共創智能世界新生態”為主題重點分享了信息產業趨勢。他指出,在未來十年的智能體時代,生態型產業優勢凸顯,開源協作與生態發展將成為構建產業競爭力的關鍵。發展生態是華為公司的核心戰略。站在新的起點上,華為通過創新與開放,持續為產業創造新價值。從OpenHarmony、openEuler到CANN,華為持續踐行開源開放理念。任旭東在現場正式宣佈:華為AI全流程工具鏈ModelEngine數據工程DataMate重磅開源,該工具鏈可解決AI開發數據處理痛點。在瑞金醫療場景的實踐中,DataMate已將病理數據處理週期縮短了80%。同時華為通過開發者佈道師計劃、“AI百校2.0計劃”等構建人才使能體系,旨在攜手夥伴深耕基礎軟件,發展開發者,共創智能世界新生態。

歷經多版本迭代,10月22日鴻蒙操作系統6正式發佈,帶來更智能、更強大的體驗。目前搭載HarmonyOS 5的終端設備數已突破2300萬。華為終端雲服務開發者服務與平台部總裁望嶽表示,智能時代,HarmonyOS正在讓應用開發化繁為簡。在AI領域,目前已有80+鴻蒙應用智能體正式上線小藝智能體廣場,小藝智能體平台正在為Agent生態提供創新沃土。華為已啓動25年鴻蒙應用開發者激勵計劃和“天工計劃”,計劃投入超10億用於支持開發者在鴻蒙應用開發和AI Agent領域的創新。近日發佈的《智能世界的ICT崗位與技能》白皮書顯示,未來ICT崗位裏,掌握鴻蒙相關技能已經成為了AI時代的新趨勢和核心競爭力。未來,鴻蒙也將繼續攜手企業、高校、培訓機構,加速培養智能時代鴻蒙和AI人才。

微軟(中國)首席技術官韋青以“AI落地的實證”為主題演講,給開發者帶來AI技術熱潮下的冷思考。他認為,在追捧AI的同時,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技術本身並非目的,真正的價值在於解決實際問題;技術優勢不等於市場成功,演示效果不等於產品成熟。基於系統思維,要警惕外界製造的“倖存者偏差”,成功案例背後是大量未被看見的基礎工作;重視“短板效應”,任何系統的最弱環節決定整體效能;實現從“有用”到“會用、好用、愛用”的跨越;區分“物理性疊加”與“化學性融合”的技術應用方式。最後,他建議保持獨立思考,避免陷入信息繭房;重視數據質量與機器教育,而非盲目追求模型參數;堅持以人為本,技術應服務於人類需求;關注自身認知提升,這決定着技術應用的深度。

眾所周知,AI編程已成為研發流程中的必備要素。而隨着模型能力持續進步,AI編程已從“輔助工具”進化為"自主夥伴”。Qoder資深技術專家謝吉寶(唐三)對這一趨勢給出三個判斷:未來80%的需求將由AI自主完成,異步委派取代實時協作成為主流,編程智能體將無處不在。如何讓這三個判斷成為現實?Qoder構建了三層核心能力:讓AI理解你的項目——Repo Wiki將隱性知識顯性化,自動生成項目文檔,新成員或AI都能快速上手;讓AI並行工作——Quest模式通過Spec驅動智能體異步開發,複雜任務效率提升10倍以上;讓AI持續進化——最強上下文增強引擎可檢索10萬級代碼文件,結合自我學習和Repo Wiki 知識圖譜,讓AI輸出更符合用户的偏好。在產品形態上,Qoder提供ID+CLI雙引擎:IDE覆蓋深度開發場景,CLI滿足終端操作與自動化集成需求。無論在哪個環節,Agent能力始終在線,讓智能體編程真正“無處不在”。“用户在IDE做深度開發,在CLI做快速操作與自動化,兩者結合顯著提升工作效率。IDE與CLI的組合將成為未來軟件開發的標配。”

而針對當前企業面臨知識海量複雜、業務流程個性化等難題,騰訊雲智能體開發平台運營負責人、優圖實驗室專家研究員劉永分享了騰訊雲智能體開發平台如何破局——通過三大引擎構建完善的基礎設施:知識引擎實現從傳統RAG到Agentic RAG的技術升級,通過子問題拆分、多數據源檢索和關聯知識整合,在複雜場景下相比傳統RAG性能提升20%,準確率達到95%以上;工作流引擎支持豐富的智能節點,能夠通過可視化畫布自由編排複雜的業務流程;Agent引擎則通過強化學習訓練模型實現複雜指令拆解,並能智能調度豐富的插件,同時配備多種Agent協同機制。此外,在安全合規方面,騰訊雲智能體開發平台還提供代碼解釋器、文件管理等沙箱環境,實現全鏈路安全防護和應用全生命週期管理;通過標準化接口,騰訊雲智能體開發平台還能與騰訊雲底層能力深度聯動,快速調用原生工具,為企業打造安全可靠的智能體開發解決方案。

在CSDN高級副總裁、GitCode CEO於邦旭看來,在AI技術快速發展的當下,終端開發者與普通用户之間的邊界日益模糊,“人人都是開發者”正在從理念走向現實。這一趨勢也預示着GitHub平台的開發者規模還將迎來五到十倍的規模化躍升。他認為,未來將是Agent的時代,以GPU為基礎的雲服務收入將超越CPU雲服務。對於開發者而言,最大的創業機會在於OpenHarmony+GitCode+AI的結合。通過構建基於OpenHarmony的AI原生操作系統,開發者可以打造更多智能超級硬件,讓每個家庭都能擁有“賈維斯”式的個人助理。目前,OpenHarmony已遷移到了GitCode,CSDN將和社區開發者一起基於OpenHarmony打造開源開放、免費、AI原生的操作系統。

當前,汽車產業正經歷百年未遇的大變局。作為智能汽車靈魂的操作系統目前還面臨算力與性能矛盾、芯片種類繁多導致適配困難、標準化與定製化衝突、資源的效率和功能覆蓋等問題。在普華基礎軟件總經理助理羅彤看來,開源是破局的關鍵。他認為,操作系統實際上是生態的競爭,開源則是建立和拓展生態的有效途徑。普華基礎軟件開源了全球首個智能駕駛操作操作系統龘微內核EasyAda、全球首個規模化、量產級安全車控操作系統開源小滿EasyXMen,併發起開源“星輝計劃”推動汽車產業共建新生態。此次活動,普華基礎軟件現場發佈了兩款開源車用操作系統新版本開源龘微內核EasyAda V2.3及開源小滿EasyXMen V25.10,以安全技術突破和多核架構升級為核心,為汽車軟件定義未來奠定堅實基礎。

在“嶽麓對話”環節,主持人、CSDN&《新程序員》執行總編唐小引向六位嘉賓發出了有關“AI開發工具進化論”的三個問題。

image.png

面對“AI開發工具產品形態的演進情況如何?”這個問題,Qoder資深技術專家謝吉寶(唐三)認為,AI編程工具的“形態”多樣化是其本質差異的必然表現。軟件工程涉及複雜的工具生態鏈,AI編程工具正經歷從靜態Copilot到動態Agent的範式躍遷。第一代(Copilot) 採用“提示-響應”模式,通過代碼補全提升效率,但本質上被動且侷限於代碼片段級別。新一代(Agent) 則藉助自主推理、工具調用和實時感知,實現從“輔助執行”到“主動思考”的轉變,重構了人機協作模式,推動開發進入自然語言驅動時代。看似“百花齊放”的工具多樣化,本質上是市場針對不同用户心智、工作流偏好、自主性需求和上下文管理策略的尋優過程——這不是混亂,而是理性的市場分化。而騰訊雲開發者AI產品負責人丁寧則表示,大模型驅動的AI Agent作為“破界者”,重塑軟件生命週期各環節的組織協作模式。隨着大模型和agent的進化迭代,AI Coding工具從被動補助向更加主動的方向快速演進,軟件工程的協作模式也將形成AI 程序員,AI team的新範式。

對於“Agentic AI時代催生了各種Agent,但Andrej Karpathy認為Agent發展還需要10年,各位老師怎麼看?”的問題,奇點智能研究院院長、CSDN高級副總裁李建忠表示,由於強化學習信噪比低、長期記憶、泛化性訓練、持續學習等方面尚有不足,因此對於Agent過熱的追捧和過高的期待,確實需要業界冷靜的思考和理性的投入。但正如移動互聯網從2007開啓到2015年成熟,當前智能體在代碼等領域的顯著進展,已昭示不可逆的變革開端。隨着模型技術、基礎設施和組織流程的建設與進展,Agent真正的成熟期需要5-10 年的建設週期。暢銷書《零基礎學AI編程(項目實戰版)DeepSeek+Cursor》作者羅健則認為,為突破提示工程的隨機性侷限,必須運用上下文記憶、選擇、壓縮和隔離四大策略,實現對模型能力的深度駕馭。

從非專業開發者和專業開發者兩個維度,華為雲開發者生態運營總監童得力、拓維信息中央研究院研發總監蔣宏偉分別分享了對於Vibe Coding和Spec Coding的思考。作為開發者生態運營負責人,童得力説華為雲在開發者空間提供Agent工具賦能於泛開發者,使其無需編程,通過拖拉拽就能開發智能體應用,也為專業開發者提供AI編程助手和雲開發環境,提高編程開發效率。蔣宏偉認為工具賦能產品經理直接生成原型,可大幅提升交付效率,也解放專業開發者。拓維信息內部則通過“小步快跑、一把過”的流程來保障代碼質量。

二、先聲奪人:首創AI構建者大會,九大專場全面出擊

AI開發工具和大模型的崛起,究竟會給開發者帶來怎樣的影響?未來的開發方式又將如何變化?今年1024程序員日的AI構建者大會專場,這些問題得到了深入探討與生動解答。

之所以定義為AI構建者大會,我們認為這其中有三層含義:

● 開發者是AI技術核心構建者,以代碼和技術突破推動智能時代到來;

● 隨着AI成開發重要驅動力,開發者需從傳統軟件開發參與者轉型為AI工程的構建者;

● 開發者角色需轉變為 “導演”,與AI協同完成複雜開發構建任務。

因此,為了讓開發者切實感受AI在開發領域的前沿應用,“AI構建者大會” 專場聯合微軟、亞馬遜雲科技、華為雲、騰訊雲、商湯科技大裝置、拓維信息、七月在線、小智AI等企業,舉辦了九場實戰工作坊,並精心設置了專家分享與動手實驗環節,全方位覆蓋從理論到實踐的技術鏈路。

image.png

  • 微軟專場中,微軟首席技術官韋青與CSDN高級副總裁李建忠展開深度對話、碰撞思想火花,開發者深入體驗了智能GitHub Copilot與MCP技術的深度集成;
  • 亞馬遜雲科技專場以Kiro工具為核心,帶領開發者完成從需求拆解到完整應用構建的全流程,實現 “從0到1” 的AI應用落地突破;
  • 在華為雲專場,基於華為開發者空間,開發者使用Versatile Agent構建旅遊出行助手,並通過其(華為開發者空間)雲開發環境(容器)+MaaS實現智語靈犀-AI對話助手;
  • 在騰訊雲黑客鬆冠軍工坊,大賽冠軍選手深度拆解獲獎作品的技術邏輯,技術專家現場指導開發者實操CodeBuddy 、騰訊雲智能體開發平台、混元3D模型等工具,讓開發者復刻冠軍級開發思路;
  • 商湯大裝置專場聚焦LazyLLM框架,開發者與行業專家、同行深度協作,完成從框架認知到實際應用的全流程開發實踐,解鎖大模型高效落地技巧;
  • 開源鴻蒙拓維專場中,CodeGenie工具成為核心載體,開發者通過實操快速融入鴻蒙生態,打通從工具使用到生態共建的關鍵鏈路;
  • CSDN專場聚焦智能開發工具,通過InsCode等工具的深度解析與實操,助力開發者掌握大模型訓練核心流程,提升AI原生開發能力;
  • 在小智AI專場,浙新四維CTO蔡美行深度解析了小智 AI 大模型技術架構,並帶領開發者動手打造小智 AI 硬件;
  • 七月在線具身智能專場帶來沉浸式交互體驗,開發者藉助VR設備操控人形機器人,在趣味實踐中快速掌握具身設備的操控邏輯與開發技巧。

活動期間,還集中舉行了一系列“1024發佈”——2025智匯瀟湘“人工智能+”創新大賽正式啓動,落地湖南,以AI為引擎驅動區域產業智能化躍遷;北上廣深人工智能應用技術與長沙產業對接正式啓動,構建創新聯合體;還有CSDN AI開發者構建專區發佈儀式、騰訊雲黑客鬆Agent應用創新挑戰賽獲獎公示暨冠軍頒獎儀式、大灣區智能硬件聯盟-長沙分會成立儀式,集中呈現了多項具有行業影響力的重要時刻。

此外,特別策劃的“AI+拉手會:北上廣深人工智能應用技術與長沙產業聯誼活動”、“AI硬件CXO私享會:AI硬件新紀元”私享會,為不同領域的企業及開發者構建了專屬的思想碰撞,為人工智能技術與產業的深度融合搭建起交流合作的優質橋樑。

在企業展區,來自行業頭部及細分領域的數十家企業展示了為開發者提供的全方位服務;參與“AI時代構建宣言的開發者,還獲得了“虛擬頭像+構建宣言”獨特標識的身份卡牌,用於照片牆打卡等特色活動體驗,現場氛圍火爆。

當前,我們正站在技術演進的關鍵節點——AI工具鏈日益成熟,智能體逐漸成為人機協作的標配,真正的機遇不再僅僅是“使用”AI,而是深入理解其內核,掌握構建智能系統的能力。當九場AI構建實戰工作坊的最後一行代碼調試完成,當開發者們收穫滿屏的成果與豐富的實踐經驗,AI構建者大會專場已然成為了開發者們開啓 “AI構建者” 蜕變之旅的重要里程碑,向“AI構建世界,智能引領未來”的美好願景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湘江之畔,代碼為帆,2025智匯瀟湘“人工智能+”創新大賽暨長沙1024程序員日圓滿落幕。星城長沙,已播下AI構建的智慧種子,1024,明年再見!

Add a new 評論

Some HTML is ok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