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ries

Detail Return Return

第三方供應商不提供API接口?教你四步破解集成難題 - Stories Detail

API開放需求

在企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異構系統之間的連接是信息化階段不可或缺的一環。通過應用API,企業能夠實現不同系統、平台和應用之間的數據交換與功能調用,從而形成端到端的業務流程協同。然而,很多企業在集成第三方供應商的業務系統時,經常會遇到供應商不提供API接口的困境。作為企業的IT管理者,我們必須理解供應商的立場,並採取合適的技術措施來應對這種挑戰。本文將從供應商心態、集成技術措施、以及如何保持長期合作關係的角度,分四步來破解這個問題。

圖片 1

第一步:理解供應商的心態與利益考量

在解決集成問題之前我們要先了解供應商的系統是否具備API接口,可以從宣傳材料、白皮書、其他案例中去了解供應商系統在其他項目中是否有對接案例,然後再從商業和技術角度理解供應商為什麼不願意提供API接口?常見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數據安全與保護
許多供應商特別是SaaS供應商對數據安全非常敏感,擔心開放過多API會導致數據泄露或未經授權的訪問。特別是在處理敏感數據時,API被視為一個潛在的安全漏洞,API也會被其他調用方亂用。

系統穩定性與負載考慮
開放API意味着供應商的系統將被外部調用,可能會導致系統負載增加。如果供應商的業務系統在API限制和穩定性防護這塊做得不好,業務系統可能無法承受大量API請求,進而影響服務質量如:消費方高頻調用可能就會拖垮系統。

商業利益與鎖定效應
供應商有時希望通過限制數據的流通或系統的開放性,增加客户對其產品的依賴。這是一種鎖定效應,即通過不提供API,客户只能通過供應商的指定途徑獲取服務或數據,減少客户流失的可能性,在有些細分行業這種情況特別常見。

項目已經驗收沒有維保

項目已經驗收而且已不在維保範圍內時,供應商的產品如果之前沒有提供API接口的情況下很難再讓供應商再提供出高質量的API接口出來,即使提供出來了也涉及到聯調測試也需要他們進行配合,所以最好是在系統驗收之前讓供應商提供必要的API接口出來並經驗驗證測試後再驗收。

理解這些因素後,作為IT管理者,我們可以嘗試從供應商的角度出發,提出更具吸引力的解決方案。例如,保障合理使用API接口的措施,通過API網關來實現負載和限制管理機制,同時讓供應商意識到通過API與其他業務系統進行集成能充分發揮軟件的價值讓企業更有信心來長期使用這個業務系統,對於拒不提供API接口的供應商如果業務系統本身已經老舊或者非核心業務時可以考慮更換供應商。

第二步:選擇合適的技術集成方法

面對沒有API接口的情況,我們可以藉助多種技術手段來破解這一難題。以下是幾種常見的集成技術措施:

1.尋找專業集成開發平台iPaaS

如果供應商的系統是市面上比較主流的系統則可以通過尋找他的合作伙伴或者第三方的集成平台iPaaS提供商來進行集成,這些集成商因為在大量的集成類項目中已完成了對這些軟件的集成適配,所以他們可以更為輕鬆地來集成這部分的系統,一般通過安裝相應的鏈接器即可以集成。

2.尋找外部合作實施廠商

對於像SAP、金蝶、用友、OA、Oracle等廠商有大量的第三方實施廠商可以進行二次開發和對接,他們對業務系統相當熟悉並不輸原廠的實施人員的能力,可以用更低的價格尋找這種團隊進行合作並一次性把所有需要的API接口全部發布出來。

3.直接數據庫對接

很多情況下,也可以直接訪問業務系統的數據庫表或視圖以讀取數據,但前提是對業務系統的數據結構有充分了解。通常,數據庫對接更適合用於數據讀取類的集成。然而,當涉及數據寫入操作時,單個業務操作往往涉及多個數據庫表,非專業開發人員很難掌握其中的複雜邏輯。這不僅增加了操作的難度,也提高了出錯的風險。因此,建議在進行數據庫對接時,企業應考慮建立標準化的數據接口和集成策略,以降低對業務系統內部邏輯的依賴。

3. 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

RPA技術可以通過模擬人類操作,自動完成在第三方系統中的重複性任務。如果供應商有標準化的操作流程但沒有API,RPA可以幫助自動登錄、操作和數據輸入輸出。RPA的優勢是可以減少人工參與,提升效率。RPA相對頁面爬取更為可靠,但仍然存在供應商系統更新或頁面變化導致腳本失效的問題。

4.SDK二次開發

有些供應商可能雖然不提供API,但提供SDK和一部分源碼可以自行通過SDK的集成來開放API接口,這種模式一般需要供應商提供配套使用的SDK開發包並進行相應的培訓才可以,適合於有開發力量的企業。

5.數據包識別集成

對於前後端分離的業務系統或client/server的業務系統已經找不到供應端的情況下可以通過TCP/IP抓包來識別底層的通訊報文並模擬發送相同的數據包來實現相應的業務操作。

第三步:建立供應商關係與長期合作機制

技術方案可以幫助解決短期的集成問題,但從長期來看,構建一個穩固的供應商關係,推動API的開放是更加理想的路徑。為此,企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 展示雙贏的價值

在與供應商溝通時,應強調開放API可以為雙方帶來的好處。通過API,客户可以更方便地接入供應商的系統,增強用户黏性。此外,供應商還可以通過API服務,提供額外的功能或收費項目,開闢新的商業機會。

2. 保證數據安全

供應商不提供API接口的一大原因是擔心數據安全和系統穩定性。作為IT管理者,我們可以提供合理的安全保障機制,如OAuth認證、IP白名單、限流措施、加密傳輸等,向供應商證明開放API不會對其系統造成風險。

3. 提出合作開發API的建議

如果供應商內部缺乏開發API的能力或資源,可以主動提出合作開發API的方案。通過合作開發,IT管理者可以在保證符合技術需求的前提下,幫助供應商建設適配的API接口,甚至可以通過合作分攤開發成本。

第四步:建立標準API管理規範有計劃有目標地進行API沉澱和複用

API的管理不僅是應對供應商不提供接口的問題,更是企業內部長期數據集成和系統互通的關鍵。解決了短期的集成難題後,IT管理者應當主動推動企業內部建立標準化的API管理規範,以便實現API的沉澱和複用,提升未來集成效率並增強系統的靈活性。

1. 建立API生命週期管理體系

API生命週期管理體系涵蓋從設計、開發、測試、發佈到維護的全流程。企業應根據自身的業務特點,制定明確的API生命週期管理流程。包括以下幾個關鍵環節:

  • 需求分析與設計
    在API開發的初期,確保充分了解業務需求,設計合理的接口規範,包括路徑設計、請求方式(GET、POST等)、參數定義、錯誤處理、權限管理等。
  • 開發與測試
    使用標準的開發框架和工具進行API的開發,並在開發完成後進行充分的單元測試和集成測試。確保API的功能、性能、安全性都達到預期。
  • 發佈與文檔管理
    每個發佈的API都應附帶詳細的文檔説明,便於後續開發者理解和使用。同時,API文檔應保持實時更新,記錄API版本的變化,確保API消費者可以獲取到最新的信息。
  • 監控與維護
    發佈後的API需要通過監控工具進行實時監控,包括響應時間、調用量、錯誤率等關鍵指標,便於在問題發生時能夠及時響應和解決。

圖片 3

2. 標準化的API設計原則

為了保證API的質量和一致性,企業應制定API設計的標準和規範。常見的API設計原則包括:

  • RESTful設計規範
    基於REST架構風格的API設計強調資源的表述和操作,遵循HTTP協議的標準請求方式,並通過統一的資源路徑和狀態碼來實現資源的增刪改查操作。
  • 版本控制
    API的版本管理是保證接口長期穩定的重要手段。API管理者應為每個重大功能或結構變更提供版本號,確保新的API版本不影響現有的用户。
  • 安全與認證
    在開放API時,認證和授權機制尤為重要。使用OAuth2.0等標準的認證方式,確保每個API調用者都有明確的權限控制,避免數據泄露和非法操作。

3. API複用與微服務架構結合

在API開發過程中,複用性是衡量API設計的重要標準之一。通過有效的API沉澱和複用,企業可以在未來的集成項目中大幅降低重複開發的成本,提升系統的互通性。要實現API的複用,企業可以藉助以下策略:

  • 構建微服務架構
    微服務架構將系統劃分為多個獨立服務,每個服務通過API對外提供功能和數據。通過微服務架構,企業可以更靈活地部署和擴展服務,同時保證API的複用性。
  • API網關與服務治理
    API網關可以作為所有API調用的統一入口,幫助企業實現服務路由、權限認證、流量控制、負載均衡等功能。在服務治理層面,通過自動化工具管理API的版本、依賴、性能等,確保API的長期穩定運行。

4. API資產化並構建統一的API開放門户

通過對API的標準化管理和沉澱,企業可以將API視作數字化資產並構建一個統一的API管理門户對所有API進行統一管理和共享。

  • API目錄與共享機制
    在企業內部建立API目錄,記錄每個API的功能、使用場景、依賴關係等信息。通過共享機制,其他團隊或部門可以方便地找到並複用現有的API,減少重複開發。
  • API的持續優化與迭代
    API的使用環境是動態變化的,隨着業務需求的變化和技術的發展,API需要不斷優化和迭代。企業應制定API優化計劃,定期審查API的性能、設計和安全性,確保API可以隨着企業業務的變化而進行演進。

圖片 1

最後建議

在企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API是系統集成和數據交換的核心紐帶。然而,當面對第三方供應商不提供API接口的情況時,作為IT管理者,我們需要在理解供應商需求的基礎上,採取靈活的技術措施和商業策略來破解集成難題。

API不僅僅是應對短期集成需求的工具,它是企業長期數字化轉型的基礎設施。通過建立標準化的API管理規範,API管理者可以有計劃地進行API的沉澱和複用,最終形成企業級的API資產庫。這不僅提升了集成效率,也為未來的業務擴展和技術創新奠定了基礎。

從短期的集成問題到長期的API治理與優化,IT管理者在整個過程中都扮演着至關重要的角色。通過技術手段、標準化管理、以及與供應商的長期合作,企業可以有效破解API集成難題,實現系統的互通和業務的高效運營

RestCloud具備300+個應用鏈接器,積累了豐富的集成經驗。這使我們在業務系統集成方面具備了深厚的專業知識,能夠為企業提供最佳的集成實踐。通過優化和標準化集成流程,我們幫助客户實現高效的數據流動與系統互操作性,推動數字化轉型的成功。

圖片 2

user avatar edonsoft Avatar lyhabc Avatar bssj Avatar
Favorites 3 users favorite the story!
Favorites

Add a new Comments

Some HTML is ok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