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

@visionalsun

《數據要素》專題:《數據資產》如何確權、估值? 《數據產權》又該如何明確、保護?

2020 年 04 月 10 日,《中共中央國務院 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正式公佈,將數據確立為五大生產要素(土地、資本、勞動力以及技術)之一,數據要素市場化已成為建設數字中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數據資產時代已然來臨。 會計學上,資產指由企業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具有三項核心特徵:資產應歸屬某主體所有

visionalsun 頭像

@visionalsun

昵稱 Visional S. XIA

@visionalsun

《數字經濟》

今天,為大家推薦一篇《數字經濟:產業集羣發展 白皮書》的報告。 報告 共 71 頁。 從 “數字經濟概念、特徵、典型產業集羣案例、要素、策略、產業展望” 等六個方面,詳細解讀了《2023 數字經濟產業》。 很重磅。 #01# 【關鍵要點】 一、數字經濟定義 《數據資產》作為關鍵生產要素,以 “現代信息網絡作為重要載體 和 信息通信技術的有效使用”來作為 “效率提升 和 經濟結

visionalsun 頭像

@visionalsun

昵稱 Visional S. XIA

@munergs

angular 8+中使用observable使用async/await

不廢話,直接上結論,js中observable不能直接使用async/await這種流程控制標識,舉個例子 observable:Observableany = new Observable; constructor() { this.observable = Observable.create((item:any)={//一秒鐘後輸出結果 setTimeout((

munergs 頭像

@munergs

昵稱 munergs

@wuwhs

「過程詳解」async await綜合題

前言 如果你之前跟我一樣一直對async await熟悉又陌生的話(熟悉是可能每天都在用,陌生是針對一些組合題又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不妨可以邊看邊練,總結規律,相信會逐漸清晰並有所得。本文對每個案例都詳細描述了代碼的執行流程,如有不妥歡迎指正。 async 函數return值 async函數默認會返回一個Promise對象,不管最後函數有沒有return值。但是針對具體的返回值情況,實際上表現會

wuwhs 頭像

@wuwhs

昵稱 wuwhs

@mstech

async/await 在 C# 語言中是如何工作的?(上)

前不久,我們發佈了《選擇 .NET 的 n 個理由》。它提供了對平台的高層次概述,總結了各種組件和設計決策,並承諾對所涉及的領域發表更深入的文章。這是第一篇這樣深入探討C# 和 .NET 中 async/await 的歷史、背後的設計決策和實現細節的文章。 對 async/await 的支持已經存在了十年之久。在這段時間裏,它改變了為 .NET 編寫可擴展代碼的方式,而在不瞭解其底層邏輯的情況下使

mstech 頭像

@mstech

昵稱 微軟技術棧

@mochou_5b3c64f18b5f1

Django+rest_framework 使用協程異步- 1 視圖異步

Django 簡介 管網有 為什麼使用異步 因為Djnago在4.0版本之後是支持異步且在4.1裏的ORM甚至不需要使用sync_to_async來裝飾,rest框架是不支持的協程,在這種情況下使用rest框架會阻塞協程流程. 異步基本是web服務開發的趨勢,像web框架有fastapi,sanic這些異步框架,Django作為老牌框架像異步遷移是必然的。 為什麼要複寫rest_frame

@lemondu

架構-初識DDD

引言 繼上一篇BFF的文章後,我又去網上學習了一下DDD(領域驅動設計),發現一篇不錯的文章,參考並寫了一些自己的理解分享在這裏。 DDD 是什麼 領域驅動設計(Domain Driven Design) 是一種從系統分析到軟件建模的一套方法論。以領域為核心驅動力的設計體系。 為什麼使用 面向對象設計,數據行為綁定,告別貧血模型 優先考慮領域模型,而不是切割數據和行為 準確傳達業務規則

lemondu 頭像

@lemondu

昵稱 LemonDus

@webinfoq

瞭解關鍵區別:await vs return vs return await

異步編程是現代 JavaScript 開發中一個重要方面,它使我們能夠處理耗時的操作,而不會阻塞其他任務的執行。使用異步函數時,我們會遇到三個重要的關鍵字:await 、return、return await。在本文中,我們將探討這些關鍵字之間的差異,並討論何時使用每個關鍵字。 在深入探討細節之前,讓我們先闡明一下異步函數的用途。異步函數是一種特殊類型的函數,可以使用 await 關鍵字。它允許我

webinfoq 頭像

@webinfoq

昵稱 破曉L

@refanbanzhang

當遍歷遇上異步請求

目標 遍歷請求時,讓請求依次執行(等待前一次請求響應後再發起下一次請求)並且等待所有請求完成。 示例 前置物料 // 模擬一個用於將名字轉換為大寫的請求 const asyncUppercase = (value) = new Promise((resolve) = { console.log('sent'); const timer = Math.floor(Math.ran

refanbanzhang 頭像

@refanbanzhang

昵稱 熱飯班長

@chenqiwen

如何禁止async編譯成generator?

這是很小的一件事。 但是我花了至少兩個小時的時間。 起因是這樣的: 我需要一個異步函數的原型 const AsyncFunction = Object.getPrototypeOf(async function(){}).constructor 這個原型是用來生成 new AsyncFunction(str)的。 運行環境下,一點問題都沒有。 但是打包出來,總是報錯。 因為new AsyncFun

chenqiwen 頭像

@chenqiwen

昵稱 陳其文

@mooodo

DDD你真的理解清楚了嗎?怎麼準確理解“值對象”

這些年,隨着軟件業的不斷髮展,軟件系統開始變得越來越複雜而難於維護。這時,越來越多的開發團隊開始選擇實踐DDD領域驅動設計。領域驅動設計是一種非常優秀的軟件設計思想,它可以非常好地幫助我們梳理複雜業務,解決大規模業務系統的設計開發與更新維護。但是,領域驅動的學習成本卻非常高,使得很多同學難於準確地理解DDD,更難於真正落地實際項目的設計編碼。為此,我通過這一系列知識分享,讓大家真正準確地理解DDD

mooodo 頭像

@mooodo

昵稱 充滿詩意的聯盟

@sevenShaw

DDD重構項目

雲圖庫項目ddd重構 把原項目複製一份,用副本進行項目重構 原結構為 com.yupi.yupicturebackend.xxx,保留 com.yupi,新建一個和 yupicturebackend 包同級的包來當作ddd重構包 把主類 xxxApplication 先拖到新建的根包中。因為主類會掃描相同包下的路徑,我們要在重構的ddd的項目架構中運行程序,所以

sevenShaw 頭像

@sevenShaw

昵稱 sevenShaw

@mrye

領域驅動設計實戰:聚合根設計與領域模型實現

附:源代碼參考 Eleven 低成本可落地的 DDD 技術方案腳手架 現代化領域驅動設計原書示例 背景介紹 我清楚的知道一點,其實大家如果上網找文章,90%以上的人肯定是想知道具體編程的時候怎麼落地,尤其是聚合根。 現在互聯網的文章要麼是水軍寫的,要麼是宣傳廣告來的,他們的問題如下: 一來要麼是衝你錢包來的,實際參考價值不足0; 二來全部清一色電商平台,就好像全世界都是淘寶亞馬遜。

mrye 頭像

@mrye

昵稱 有泥土的路

@dennyLee2025

掌握設計模式--中介者模式

中介者模式(Mediator Pattern) 中介者模式(Mediator Pattern)是一種行為型設計模式,它通過引入一箇中介者對象,來減少多個對象之間的直接依賴,使對象之間的通信變得鬆耦合。對象不直接相互引用,而是通過中介者與其他對象交互。這有助於提高系統的可維護性和擴展性。 核心思想: 將對象間複雜的依賴關係抽象到中介者中,從而使對象之間的依賴關係變得簡單。 主要組成部分 中介者接

dennyLee2025 頭像

@dennyLee2025

昵稱 淵渟嶽

@fangtangxiansheng

【單頁面應用 】發版後如何【通知用户端更新】

【單頁面 】發版後如何【通知用户端更新】 現象描述: 首先技術棧,是vue全家桶技術棧。典型spa單頁應用,每次有新功能的上線,都需要主動通知,使用者自主刷新頁面【強刷】,才能出現新功能。 產生原因: 每次打包發版【代碼有變化】,index.html,網站即入口文件是變化的。 但是在單頁面應用,頁面跳轉,都在同一個瀏覽器線程中,不會再一次請求index.html 資源,即使你對

fangtangxiansheng 頭像

@fangtangxiansheng

昵稱 方糖先生

@XY-Heruo

[設計模式]行為型-命令模式

簡介 命令模式(Command Pattern)是一種行為型設計模式,它將請求或操作封裝為獨立的對象,允許用户參數化客户端、隊列請求、記錄日誌,並支持撤銷操作。該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將“請求的發起者”與“請求的執行者”解耦,使兩者通過命令對象進行交互。 角色組成: 調用者(Invoker),負責發起請求的類 命令(Command),一個接口,通常僅聲明一個執行命令的方法 具體命令(Concre

XY-Heruo 頭像

@XY-Heruo

昵稱 花酒鋤作田

@dennyLee2025

掌握設計模式--狀態模式

狀態模式(State Pattern) 狀態模式(State Pattern)是一種行為設計模式,它允許對象在其內部狀態改變時改變其行為,看起來像是改變了其類。這種模式通常用於解決對象在運行時狀態多變且行為複雜的問題。 核心思想:將狀態與行為綁定,每種狀態對應一個具體類有獨立的行為邏輯,狀態的切換隻需更換狀態對象,並且狀態流轉在行為邏輯中完成。 主要組成部分 Context(上下文):

dennyLee2025 頭像

@dennyLee2025

昵稱 淵渟嶽

@dennyLee2025

掌握設計模式--解釋器模式

解釋器模式(Interpreter Pattern) 解釋器模式(Interpreter Pattern)是一種行為型設計模式,用於定義一種語言的文法表示,並提供一個解釋器來解釋該語言中的句子。這種模式通常用於開發需要解析、解釋和執行特定語言或表達式的應用程序。 主要目的是為特定類型的問題定義一種語言,然後用該語言的解釋器來解決問題。 主要組成部分 解釋器模式的結構通常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dennyLee2025 頭像

@dennyLee2025

昵稱 淵渟嶽

@XY-Heruo

[設計模式]行為型-備忘錄模式

簡介 備忘錄模式(Memento Pattern)是一種行為型設計模式,它允許生成對象狀態的快照並在以後將其還原。備忘錄模式不會影響它所處理對象的內部結構,也不會影響快照中存儲的數據。簡單來説,它就像遊戲中的“保存”和“加載”功能。 組成角色: Originator(發起人): 主要用於生成自身狀態的快照,在需要時可以通過快照恢復自身狀態。 Memento(備忘錄): 一個對象,用於存儲Or

XY-Heruo 頭像

@XY-Heruo

昵稱 花酒鋤作田

@dennyLee2025

學了設計模式,卻不知道怎麼選擇?

本人主要講述設計模式怎麼去選擇,這僅僅是不知從何下手提供一個抓手的東西,並不是銀彈。常想、多用,積累經驗後,方可靈活運用,做到無模式勝有模式,才可能會在複雜場景中,設計出高質量的系統。 設計模式的選擇是一個從問題到解決方案的遞進過程。通過明確問題類型、分析目標特性、遵循設計原則以及結合場景需求,可以高效地篩選出最佳設計模式,從而達到優化系統設計,提升代碼質量和可維護性。設計模式不僅是一種工具,更是

dennyLee2025 頭像

@dennyLee2025

昵稱 淵渟嶽

@dennyLee2025

為什麼學習設計模式?

1. 學習設計模式的意義:讓代碼更優雅,讓開發更從容 設計模式的學習常常被貼上“枯燥”“抽象”的標籤,但它更像一本軟件開發的“烹飪食譜”——不是要求你死記硬背,而是教會你如何用更巧妙的方式組合代碼的“食材”,最終做出一道既美味(功能完善)又美觀(易於維護)的“佳餚”。以下是它的核心價值與意義: 1.1. 像搭積木一樣寫代碼 想象一下,你在開發一個電商系統: 當需要管理全局唯一的購物車實例時,

dennyLee2025 頭像

@dennyLee2025

昵稱 淵渟嶽

@dennyLee2025

分享個人設計模式筆記文檔:《掌握設計模式:23種經典模式實踐、選擇、價值與思想》

本文主要分享我的設計模式筆記PDF文檔:《掌握設計模式:23種經典模式實踐、選擇、價值與思想》 這只是設計模式的秘籍1:《掌握設計模式:23種經典模式實踐、選擇、價值與思想》 後續還會分享練手項目秘籍2:設計模式實戰項目--markdown文本編輯器軟件開發(開放所有源代碼) 前言 為什麼要寫這份資料? 為了更方便閲讀和學習設計模式,我將之前發的所有有關設計模式的文章彙

dennyLee2025 頭像

@dennyLee2025

昵稱 淵渟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