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详情 返回 返回

從2023看2024前端發展趨勢 - 动态 详情

前言

流光溯影,縱觀2023全年,整個前端業界呈現出百業凋零之狀,更不乏有“前端已死”等論調甚囂塵上。從全局視角看IT行業,除了AI領域的大語言模型爆發外,整體都鮮有特別亮眼及突出的技術展現。故而,作為IT領域中細分方向的前端行業,加之整體經濟週期的影響,今年的這種形勢也算因之有素。然則,行有不得則需反求諸己,私以為各位前端同學應該以“守正”之心念搏“出新”之機遇。因此,以下個人將分享一些各位前端同學應該調整的策略以及未來一年中一些可能出現的機會與趨勢。

守正

圖片

“持中守正,方可行穩致遠”,作為前端工程師,個人認為在當下情勢下需捨棄虛妄無用的奇技淫巧,而着力提升底層內核。何謂“奇技淫巧”?私以為前端中的奇技淫巧無外乎各種絢麗效果之呈現技巧,而不探究其內在底層內核,即:僅着眼於當下一時之實現,而無論內在之原理,所謂“不求甚解”大致如此。個人認為,過度關注於技法則易陷入細節完成後之滿足,而唯有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內層,才可觸類旁通。“點動成線,線動成面,面動成體”,抓住底層相通之處,形成自己的體系化系統,由內核帶動外延才能真正保持一個高水平的眼界與格局。所謂“大巧不工,重劍無鋒”,保持對底層原理的探索與思考,才能守道之法而行術之器。舉個例子,對JavaScript語言本身的探究就較之實現一個頁面邏輯本身來的重要,當內修固穩之後才能形成質的飛躍,內固而外化,厚積而薄發,而內功心法的修煉往往卻十分枯燥難以堅持。所以,“仰之彌高,鑽之彌堅”,內核強大才能催動外物的延展。

出新

圖片

“知常明變者贏,守正出新者進”,誠然,大環境的變化也催化了整個前端走向的變化,近幾年以來前端業界大部分的出新大體都來自其他領域的延展融合。為了更好的適應當下的變化,前端工程師不能僅僅侷限於本身工作範疇而不去拓展新的邊界。個人認為,未來幾年一定會朝着更加整合多元的趨勢發展,一專多能、具備“特種化作戰能力”的前端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前端。一個前端如果只會前端,那也成不了最好的前端,想要能夠高效拓展自己的邊界則正需要源於“守正”沉澱下來的內核系統而帶來的無限放大。故,“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抱朴守拙才能推陳出新。

綜上,作為新時代的前端工程師,前端不會消亡而只會演化。或者更準確的説,傳統意義上的前端確實已死,但是現代化的前端則會要求是有一專長且具備更加全面“特種化單兵作戰能力”的T型人才。那麼,對於專項能力方面,個人認為未來一年在工程化方向、Node.js方向、跨端方向、智能化方向、互動方向、中後台方向以及可視化方向將會有如下變化:

工程化方向

首先,對於工程化方向,個人認為會有以下幾個趨勢:

  1. 鏽(Rust)化:Rust對前端工程領域的侵入已成不可逆之勢,但現有JavaScript工具鏈不會消亡,終局來看應該形成一個融合優化的平衡形態,如:rust和js串並聯組合使用等,工具參考:swcTurbopackRspackRolldown等;
  2. Low Code:談了幾年的Low Code能火的形式其實早就存在了,不是近幾年才突現的,而且“低代碼不是銀彈”!在工程2D(to Developer)領域,低代碼的亮點在於出碼,並且Pro Code和Low Code的複雜度會有一個臨界值,超過臨界值,Low Code複雜度會成指數級上升;
  3. 供應鏈建設:前端工程化的走向未來會像傳統供應鏈那樣形成上下游鏈路,而這其中的安全及構件協議等內容會是未來降本增效的一個重要發力點;
  4. 平台工程:當下的技術爆炸導致的選擇困難,平台工程其實是一個化繁為簡的思路,方式未必正確,但收斂方向是對的;
  5. 大庫處理:算是monorepo出現後的必然結果,對倉庫管理及Git CLI擴展的變革會有新的挑戰。

Node.js方向

其次,對Node.js方向而言,Node.js本身已經難有新的變化,未來會向着安全平穩的方向發展,而伴隨的環境生態才是變化的重心,包括:

  1. 邊緣計算:Node.js在邊緣側有着天然的優勢,本身JavaScript引擎及函數第一優先級的特性就十分適合邊緣場景,而對邊緣運行時(Edge Runtime)的爭奪會是各大雲廠商爭奪的焦點;
  2. tRPC:正如Go有gRPC一樣,基於TypeScript的遠程調用也是一種RPC的實現,在邊緣場景下也更加適用;
  3. 流量計算:雲邊端協同場景下,對於邊緣側產物的協同更新會涉及流量計算、edge KV等,參考:螞蟻金服Unio框架。

跨端方向

再者,對於跨端方向而言,2C領域日漸乏力,新的終端形態會是主流,包括:

  1. TS + Wasm:將TypeScript直接編譯為wasm的工具鏈,讓前端真正的能夠使用Wasm、真正的能夠跨平台,案例參考:WASMR、TS2WASM等;
  2. IoT:考慮不同IoT設備開發使用,包括:手錶、眼鏡等;
  3. 鴻蒙:基於鴻蒙操作系統的應用開發,如:ArkUI、ArkTS等;
  4. 多終端模式:一家獨大不會實現,多終端模式才是未來;
  5. 內核:基於現有內核調優優化,形成多端增強能力統一。

智能化方向

智能化是今年最熱的一個話題,前端也不另外,對前端領域的衝擊可能會有如下變化:

  1. AIGC:前端對大語言模型等底層的研究很難介入,更多的是對其上游應用層的改革創新,可能會出現相對GUI(Graphic UI)的LUI(Langchain UI)或者AUI(Artificial UI);
  2. ChatGPT:已有GPT的最佳實踐在前端側的應用目前來看主要包括:單元測試和Code Review等場景;
  3. 編輯器:所有編輯器都是大語言模型接入的入口,包括:開發者IDE以及低代碼編輯器等;
  4. WebNN:Web領域直接調用機器學習能力,當前已發佈候選推薦草案,可以關注後續變化;
  5. SDK:前端基於大語言模型能力提供上層的開發者封裝,包括:Vercel AI SDK等。

互動方向

互動方向看似被智能化方向佔了風頭,但其內在潛力也是很大的,可能會成為今年的爆發口:

  1. DAPP UI:前端在區塊鏈領域主要還是在DApp的相關實踐,可以參考:螞蟻金服新出的Ant Design Web3組件庫;
  2. 數字孿生:結合Unity、Unreal等現有遊戲引擎實現各端互動渲染,如:WebF等;
  3. 空間小程序:在AR空間開發小程序,對於Vision Pro等新的頭顯設備進行應用實現,如:JSAR等;
  4. 隱私計算:隱私鏈等新興方向的應用開發。

中後台方向

隨着阿里等大廠拆中台將業務體系劃分後,中後台方向也從單體、微前端等逐步發生了變化:

  1. Web Components:所有基於類Single Spa的微前端都是對現有技術的一種擬合和妥協,Web Components的全面推廣才有可能實現瀏覽器側的前端組件化,對應的組件庫形態也將不依賴於框架,參考:Quarkc、Lit等;
  2. 微應用:和之前的island架構類似,以微組件(Widget)形態對中後台應用進行構建;
  3. 可視化配置:為實現更好的編輯定製效果,對單個頁面進行配置化,參考:Builder.io;
  4. 頁面模板:抽離更多頁面模板而不是整個的頁面應用Template,化整為零。

可視化方向

可視化方向則是出現了許多新興的形式展現,包括:

  1. 可視化敍事:提供敍事形態的可視化呈現,將靜態圖標進行動態化展現,參考:VisActor等;
  2. 混合渲染:渲染方式上借鑑更多其他渲染方案,如:rust+wasm+webgl 3d渲染;
  3. Web BIM/CIM:重業務領域的web可視化呈現,包括:建築信息模型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城市信息模型CIM(City Information Modeling)等。

總結

綜上,對整個2023年的前端發展可做如下總結:

守正持中,致遠出新

知常明變,合正奇出

工程鏽化,邊緣運行

多端編譯,智能疊加

互動分化,微件組合

動靜展現,渲染多光

因勢利導,轉石于山

前端不死,未來可期

2024已來,願各位前端開發者在新的一年裏慎思明辨、致遠篤行,共勉!

本文參與了SegmentFault 思否 2023 年度有獎徵文活動,歡迎正在閲讀的你也加入。
user avatar smalike 头像 zaotalk 头像 leexiaohui1997 头像 febobo 头像 woniuseo 头像 Z-HarOld 头像 munergs 头像 youyoufei 头像 licin 头像 abc-x 头像 ldh-blog 头像 Poetwithapistol 头像
点赞 42 用户, 点赞了这篇动态!
点赞

Add a new 评论

Some HTML is ok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