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印象中的程序員,是不是這樣的?
不可否認,這確實是程序員的一種狀態,並且現在依然存在。但其實這並不能代表大多數程序員,作為一名工作了 9 年的程序員,有必要跟大家聊聊真實的程序員是什麼樣子。
其實每個行業都存在固有印象,只是隨着這些年互聯網的發展,程序員比較有話題度,固有印象也就相對多一些,比如地中海、熊貓眼、雙肩包、格子衫、工資高、智商高、情商低、青春飯、不穩定、會修電腦,下面來逐一介紹。
地中海
確實,一些資深的程序員頭髮都比較稀疏,特別是那些 xx 語言之父,甚至還有一句“公式”:程序員的能力與髮量成反比。
當然了,這只是一句玩笑,能力出眾且頭髮濃密的程序員並不在少數。其實各行業都有脱髮人羣,還是跟遺傳基因和過度勞累有直接關係。
熊貓眼
在互聯網發展的初期,系統開發量巨大,而程序員又很稀少,造成了程序員一個人當兩個人甚至三個人用的現象,程序員加班成為常態。
甚至為了程序員能更好的加班寫代碼,還催生出了程序員鼓勵師(她們不需要做任何實際的工作,只需要陪程序員聊天,激勵程序員工作)這一特別的職業,所以那時候的程序員“熊貓眼”的確常見。
不過隨着計算機專業的大量擴招以及培訓機構的遍地開花,催生出了大量的程序員,系統開發也接近飽和,程序員不需要經常加班了,“熊貓眼”自然也就少了。
雙肩包
這個確實是的,到現在也有很多程序員背雙肩包,原因也很簡單:方便裝電腦。程序員的工作重度依賴電腦,所以很多程序員下班了也需要把電腦揹回家,以方便隨時處理程序出現的問題。所以並不是程序員多喜歡雙肩包,只是一種工作的無奈。
格子衫
我這些年其實挺少遇到喜歡穿格子衫的同事的,不過我也理解為什麼有些程序員喜歡穿,一方面是髒了不容易看出來,不用經常換,還有一方面格子衫比較好搭褲子,不用糾結穿什麼。程序員大多比較忙,不想經常換衣服,也不想花很多精力在穿衣搭配上,逐漸就形成了這樣的穿衣風格。
工資高
確實,程序員的工資高於大多數行業,但也並不是大家印象中的所有程序員工資都很高,還是要看經驗和能力。
以我工作的重慶為例,0 經驗的程序員除非名校科班畢業,否則工資也就在六千左右,然後隨着工作經驗的增長,工資大概以一年漲一千的幅度上漲。
但這並不是沒有上限的,一般漲到 35 歲左右會停滯,能不能繼續漲就看技術積累如何了,如果能轉型架構師,工資就能繼續上漲,至於最後能漲到多少,就看對架構的理解和設計能力了。
智商高
雖然我很願意承認這是真的,但不得不説,程序員的智商並沒有什麼特別,之所以會有這種印象,大概來源於代碼吧,外行看代碼尤如“天書”,有一種不明覺厲的感覺。
實際上,程序員寫代碼主要還是靠知識和經驗的積累,與智商沒有直接聯繫,簡單而言就是:勤能補拙,熟能生巧。
當然了,也有從小就極有編程天賦的人,但這樣的人長大後一般不會當程序員,要麼自己創業當老闆(就像比爾蓋茨),要麼成為黑客或者紅客。
情商低
有一部分程序員確實是這樣的。很多程序員之所以選擇做這行,就是想少跟人打交道(比如我),所以交際能力會相對弱一些,反映到大眾眼中就是情商低。
不過也正因為這一點,程序員之間的相處是比較純粹的,沒有那麼多勾心鬥角,也沒有那麼多利益衝突,程序員往往都是樂於幫助同事的,也樂於分享知識,相處起來是比較輕鬆的(這也是為什麼我能在這個行業工作 9 年並且打算一直做下去的原因)。
青春飯
從我入行的時候,就一直聽説程序員 35 歲是個坎,要麼鑽研技術成為架構師、要麼往產品或者管理轉型、要麼直接轉行,總之不適合繼續從事編程工作。
但從業這些年來看到的不是這樣的,35 歲以上從事編程的同事不在少數,由於經驗豐富,他們的能力普遍很強,只是由於年齡和家庭,加班確實不如年輕一些的同事。
但我覺得這不是問題,加班要麼是工作安排不合理,要麼是能力不行不能按時完成工作,但不能以是否加班作為篩選人才的條件。
35 歲門檻更多是一些無良企業用來壓榨員工的,既希望 35 歲以下相對底薪的員工瘋狂加班為企業增收,又不希望 35 歲以上相對高薪的員工不加班不能為企業帶來短期收益。
但從一個企業的長遠發展來看,是更需要經驗豐富的老員工的,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內軟件企業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 35 歲門檻已經愈加鬆動了,程序員也不是大眾眼中的“青春飯”了。
不穩定
這種印象大多來自於程序員的經常跳槽,覺得程序員的工作很不穩定。其實不是這樣的,程序員的跳槽大多是因為公司長時間不漲工資。至於公司為什麼長時間不漲工資,大抵是壓榨員工的企業劣根性決定的吧。
所以,程序員的工作並不是不穩定,跳槽往往只是為了自身的發展,而不是工作的本質決定的。俗話説:天干餓不死手藝人,程序員作為技術職業,也算是“手藝人”,只要有實打實的技術,不管大環境多差,找一份工作謀生還是不成問題的,算是比較穩定的。
會修電腦
這個可以算是對程序員的最大誤解了。有這種印象,大概是覺得程序員整天跟電腦打交道,對電腦肯定很熟悉,修電腦自然不在話下。
但其實電腦對於程序員只是一個工具,就像計算器之於會計、聽診器之於醫生,總不可能覺得這些工具使用者就擅長修理工具吧。
就寫這麼多了,對程序員的固有印象肯定還有其他的,這裏就不全部列舉了。
總之,人是多樣性的,職業只是決定了工作狀態,與性情沒有直接關係。
希望大家不要以職業為標籤定義一個人,而是多跟人接觸,自己去了解,才是最真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