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ries

Detail Return Return

數字孿生賦能國防航天:打造新一代智能指揮與運維平台 - Stories Detail

在國防航天領域,高效、精準的指揮調度與設備運維是保障任務成功的關鍵。隨着技術發展,數字孿生技術正成為提升國防航天系統智能化水平的重要工具。某航天基地通過引入孿易數字孿生IOC ProMAX版,構建了一套集智能監控、應急協同與數據分析於一體的綜合運營平台,實現了從“被動響應”到“主動管控”的跨越。

一、全局可視,動態監控:讓指揮“一目瞭然”

航天發射任務涉及大量設備、環境與人員數據,傳統管理模式難以實現全要素實時監控。該平台通過多源數據接入能力,整合了物聯網傳感器、遙感數據、業務系統等多類信息,並在三維場景中動態還原基地全貌。
指揮人員可通過大屏實時查看發射場設備狀態、氣象變化、人員動線,甚至通過歷史回放功能覆盤任務流程,精準定位問題環節。
全局可視化監控不僅提升了指揮效率,更實現了對複雜任務的多維度動態感知,為科學決策提供直觀依據。

二、智能分析,預警前置:從“事後處置”到“事前預測”

在航天任務中,微小的異常可能引發連鎖反應。平台通過智能監控運維模塊,對設備運行數據、環境參數進行實時分析,結合AI算法實現異常自動告警與根因分析。
例如,某次任務前,系統通過水淹分析模型預測到強降雨可能導致發射台區域積水,提前觸發應急排水預案;同時,可視域分析功能輔助優化了監測點佈局,確保無死角覆蓋。
通過數據驅動預測與預警,平台顯著降低了任務風險,提升了系統可靠性與任務成功率。

三、應急協同,高效處置:構建“秒級響應”能力

面對突發狀況,快速協同與精準處置至關重要。平台通過應急處突與協同處置功能,將人員、設備、預案深度融合。指揮中心可一鍵下發指令,聯動現場人員、無人機與感知終端,並通過任務監控模塊實時跟蹤處置進度。
在一次模擬演練中,平台僅用3分鐘完成了從告警觸發、資源調度到人員到位全流程,效率提升超60%。
數字化協同機制大幅壓縮應急響應時間,為高風險任務提供堅實保障。

四、AI賦能,智能操控:用“自然語言”驅動系統

為降低操作門檻,平台集成智能助理功能,支持通過自然語言指令控制三維場景、調取數據或啓動分析模型。例如,指揮員只需説出“顯示3號發射塔近期温度趨勢”,系統即可自動生成可視化報表。
此外,AI助理還能基於歷史數據對設備壽命、任務負荷進行預測,輔助制定維護計劃。
自然語言交互與智能分析讓非技術人員也能高效參與運維管理,提升系統易用性與人機協作效率。

五、靈活擴展,快速定製:適配多場景業務需求

航天基地業務場景複雜,需頻繁調整監控指標與功能模塊。平台通過零代碼/低代碼開發工具,支持用户自主配置分析模型、告警規則與交互界面,無需依賴專業開發團隊。
同時,其雙渲染架構兼顧了高併發訪問與高精度場景渲染需求,既滿足指揮中心大屏展示,也適配移動端野外作業。
高度靈活的定製能力讓平台隨業務需求持續演進,有效降低長期運維成本。

數字孿生技術正在重塑國防航天領域的運營模式。孿易IOC ProMAX版以智能監控、數據驅動、應急協同、AI賦能為核心,為航天基地構建了“可感知、可預警、可協同、可進化”的智能運營體系。未來,該平台還將擴展至衞星運維、裝備試驗等更多場景,助力國防航天實現數字化、智能化轉型。

Add a new Comments

Some HTML is ok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