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ries

Detail Return Return

輸入法與思維的邊界:一個人重塑輸入法的旅程

輸入法與思維的邊界:一個人重塑輸入法的旅程

簡介圖片


本文用於記錄我與輸入法的故事和記錄 Apple 生態在 rime 上配置雙拼 + 輔助碼的過程,需要直接參考配置過程的可以跳轉到配置部分。


初識輸入法

還記得當年,小學的時候我就聽説了 9 鍵輸入法和 26 鍵輸入法等其他基本輸入法的區別,“用 26 鍵的手指比較細”、“用 9 鍵的腦子比較快”、“什麼!手寫都是不會打字的人用的”,身邊也常常有朋友在説自己打字有多快。

九鍵輸入法和 26 鍵輸入法對比

那個時候我也只會用 26 鍵,但是記不起來為什麼了,小學的事情還是太久遠了,我忽然想挑戰一下 9 鍵,於是就有了第一次重塑輸入法的過程。

一開始,我把鍵盤改成 9 鍵,硬着頭皮一個字母一個字母的邊看邊打,然後還自信地慢慢地和朋友説我接下來可能打字會有點慢,因為我在練 9 鍵。這個過程非常有意思,就像是無形的用手代替腳走路。

那段時間,平常情況我都是使用 9 鍵進行“二指禪”,有時候有要緊的事才會切回 26 鍵快速輸出。直到某一天,我還記得和小學同學聊天,原本用 9 鍵打,忽然聊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我下意識地想切換到 26 鍵提高速度,沒打幾個字我意識到不對,我有點不知道我想按的這個字母在哪,我將信將疑的切回 9 鍵,才意識到打字的手速已經能跟上我思考的速度了,就這麼不經意間我成功學會了 9 鍵。

不得不説這種確信自己從 0 學成一個新的技術、新的習慣的感覺真的很不一樣,因為完成度幾乎確信 100%,所以成就感異常充沛,同時這也打開了我對輸入法的大門。

進階輸入法

在學完 9 鍵後,我常常自居 9 鍵和 26 鍵都會用而驕傲,但是圍繞輸入法的核心問題慢慢浮現在我心中-全拼會導致手跟不上腦,常常打字速度噼裏啪啦,輸了 8 個字母 ming deng(明燈),才打出兩個字,再加上我有點分不清前後鼻音的問題,往往遇到這種兩個字都是鼻音的我需要排列組合 4 次才能正確打出來,而且每次需要退回去刪。而且有時候遇到不常用的字,還需要翻翻翻,或者組成詞語再刪掉多的字,別提有多無奈了。

在不記得啥時候,我聽説我爸年輕的時候特地去學了五筆,我忽然想起來為什麼以前的電腦,每次切換輸入法的時候,會出現好幾個五筆輸入法才能切到我心心念唸的搜狗。抱着好奇我去搜索了一下五筆是什麼,這下知道了,五筆是完全超脱了拼音輸入法,通過字根把字用鍵盤寫出來從而做到極高的打字速度,但是因為需要特地去背字根導致學習成本極高,雖然收益也很高(會五筆可比會 9 鍵厲害多了),但是對於我這種不需要那麼高打字速度需求的人來説就不是很合適。

通過這次學習,我瞭解到打字不單單是拼音,算是一個思維框架小小的重塑吧。

雙拼輸入

再後來一直到去年,24 年的年後,正是大三糾結未來的時候,當時正在糾結是否決定考研的時候,我無意間瞭解到了雙拼輸入。

當時我就感覺很新奇,超脱於傳統的全拼,每個字只需要一個聲母一個韻母就可以打出來一個字,來自小學學拼音的回憶狠狠的衝擊了我,我再一次感嘆中華漢字文化的博大精深,隨即開始研究,發現有許多方案,包括但不限於小鶴雙拼、自然碼雙拼等。在想到我現在糾結的考研的問題,我有了一個主意,就像當年學 9 鍵一樣,我開始學雙拼,如果我連雙拼都堅持不了,那怎麼可能考得了研究生。

抱着這個心態,我開始了我的雙拼學習之路。

雙拼方案

方案名稱 設計者/背景 韻母規律
小鶴雙拼(Flypy) 熊志華 規則性強、邏輯清晰;例如“an=A”,“ang=H”,“eng=G”,“iong=S”;少量特例(如“iu=Q”)
自然碼(zrm) 鶴形輸入法作者 高效率方案;優化按鍵距離,韻母映射靠近常用手區
微軟雙拼(MSPY) 微軟拼音 比較保守,與全拼直觀對應
搜狗雙拼 搜狗輸入法團隊 類似微軟方案,有少量調整
拼音加加雙拼 拼音加加輸入法 “按讀音直覺”分配,追求學習容易
自然碼快手版(ZRMfast) 社區改進版自然碼 在自然碼基礎上優化鍵位(例如更靠近主鍵區)
智能 ABC 雙拼 早期 Windows 內置輸入法 老式方案,規則簡單但不一致

還有很多雙拼方案,我查到的資料結果是,小鶴雙拼用的人比較多,社區比較活躍豐富,但是我個人對這個名字有點不喜歡,感覺不夠莊重,不夠通用(雖然小鶴可能是目前通用性最好的雙拼),反之自然碼聽着就像 unicode8 一樣,我就選擇了自然碼。

自然碼鍵盤圖

學習自然碼

一開始我只打算在手機上使用雙拼,第一個遇到的問題就是韻母詞根,不像 9 鍵所見即所得,學習雙拼是需要額外記憶的,如果隨身帶個紙條或者在手機裏切換看錶格實在太繁瑣了,再者,對我來説特地抱着鍵盤圖像背單詞一樣背,那更不現實了,畢竟我連單詞都背不清楚。

所以我的方案是用訊飛輸入法裏的自然碼雙拼鍵盤皮膚,

訊飛輸入法自然碼雙拼皮膚

因為 iOS 是自帶自然碼雙拼鍵盤的,為了到時候可以無感使用 iOS 原生的雙拼鍵盤,我的學習慾望非常充沛,要是沒有輔助輪也能騎自行車,那就真的學會騎自行車了。

又是經過一段時間的二指禪,後來也是不知不覺的學會了自然碼,最終也是刪掉訊飛輸入法,用上了蘋果原生鍵盤,非常美滋滋,美中不足的是,偶爾忘記某個按鍵對應的聲母韻母,就只能一個一個嘗試,否則就得去查自然碼鍵盤。

音形(輔助碼)進階

在學完自然碼之後,我又進入了一段時間的“無敵是多麼寂寞”,直到前幾天,我發現了音形這個東西,再一研究,發現了“全職高手的銀武”。

關於音形細節我就不多贅述了,本質就是在兩個雙拼字母后新增 1-2 個字母用於確定字的部分,以此達到類似五筆的準確打字效果,比如説打自然碼的 是 字 是通過 ‘ui’,但是光輸入‘ui’出來的可能是‘事’、‘時’、‘實’,可能還需要看看是在第幾個,甚至可能需要翻頁尋找,但是新增音形(輔助碼),就可以通過描述字的組成來縮小範圍,我想要準確打出‘是’,只需要在‘ui’後面加個‘o’,在自然碼輔助碼中表示日等字體,就可以確保‘是’出現在前 3 位,甚至多描述一位,就可以做到閉眼打字。

自然碼輔音圖

在探索實現輔助碼的時候我也發現了 rime,是一個開源、支持自定義的輸入法引擎,可以對輸入法實現像素級的控制,再加上社區內許許多多的輸入法方案,百花齊放,使得我們可以取各家之所長,不斷調整做出自己的“千機傘”,並通過雲端或者其他同步方案,在全平台同步,包括幾乎所有的桌面和移動端。

在此我記錄一下我在 macOS 和 iOS 的 Rime 方案。

macOS 實現自然碼 + 輔助碼的 rime 方案

首先下載 Squirrel(rime for Mac)

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傳統安裝。

從 github 上下載 dmg 安裝包,安裝成傳統軟件。

而我使用的是第二種方案,通過 homebrew 下載。

brew install --cask squirrel-app

下載完後,在目錄/Library/Input Method/下會出現一個 Squirrel.app。

運行 Squirrel.app 不會有任何反應,需要重新登錄用户或者重新啓動才能在鍵盤找到“鼠須管”​,就是 mac 版的 rime。

正常添加鼠須管輸入法的位置

配置雙拼輸入法

成功安裝完 rime 後,Mac 版 rime 的配置目錄在\~/Library/Rime 裏。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配置雙拼輸入法,由於 rime 只是個平台,要麼自己像素級配置,要麼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以我找了兩個方案:

rime-flypy-zrmfast

此方案是支持所有任意雙拼 + 輔助碼的組合。

使用 git 或者下載 zip 的方式將配置下載到本地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functoreality/rime-flypy-zrmfast.git

要注意的是,下載下來的是一個 rime-flypy-zrmfast 目錄,我們需要把裏面的內容全部放到\~/Library/Rime 裏,有可能會發現 Rime 裏面沒有網上説得 default.yaml,至少我這裏好像沒有,不過沒事,不影響使用。

接下來在\~/Library/Rime/flypy\_zrmfast.custom.yaml 文件裏,按照自己想要的配置進行註釋的修改就可以了。

​注意!​在每次修改完配置後,需要運行 rime 重新配置指令

/Library/Input\ Methods/Squirrel.app/Contents/MacOS/Squirrel --reload

現在,切換到鼠須管輸入法,使用快捷鍵 ctrl + \`,(‵:就是數字 1 左邊那個按鍵),進行選擇,選擇小鶴快手,就可以正常使用了,小鶴快手的配置也在 ctrl + \` 裏面可以修改。

moran

此方案是專門的自然碼 + 自然碼輔助碼,可以省掉其他不必要的配置。

moran 支持多種安裝方式,這裏我用的是 moran 推薦的配合 rime 的 plum 進行安裝

首先進入\~/Library/Rime 目錄,執行以下命令安裝 plum

curl -fsSL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rime/plum/master/rime-install | bash

等到成功安裝好 plum 後,再進入\~/Library/Rime/plum 目錄,執行以下指令安裝 moran 簡體中文版。

bash rime-install rimeinn/rime-moran@simp  # 簡化字版

在安裝完以上內容後,\~/Library/Rime 目錄裏會出現 default.yaml 文件,這裏好像要自己添加 moran 到 schema\_list 中才能正常調用 moran。

完成後運行 /Library/Input\ Methods/Squirrel.app/Contents/MacOS/Squirrel --reload 命令進行重置,即可正常使用。

iOS 實現自然碼 + 輔助碼的 rime 方案

iOS 端我使用的 app 是倉輸入法,從 app store 下載後進入輸入方案設置,右上角“+”號,添加開源輸入方案可以找到魔然【簡】,點擊選擇“替換並部署”,即可使用自然碼 + 自然輔助碼的輸入法了,當然也需要添加鍵盤才可以使用。

ios 倉輸入法測試

總結

這次雙拼加上輔助碼的學習之路才剛剛開始,距離打造自己的銀武還有很長的距離,不過這讓我的輸入法上限再一次提高了,接下來藉助 rime 的每一次打字都是經驗的累積。

user avatar
0 users favorite the story!

Post Comments

Some HTML is ok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