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數字化時代下電池產業的戰略轉型
隨着新能源汽車、儲能系統以及智能家居等領域的快速發展,電池作為核心能源部件,其技術革新和產業升級顯得尤為重要。在此背景下,數字化技術的迅速發展為電池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的深度應用,電池產業正逐步實現從傳統制造向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的跨越,構建全新的“智造+智管”生態體系。
二、數字化賦能電池生產的多維度實踐
- 智能化生產流程優化
數字化技術在電池製造環節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全流程自動化和生產管理體系的升級。典型案例如廣域銘島為衢州極電佔地1500多畝、規劃年產能電芯24GWh的高端製造基地,提供數字化工廠整體諮詢規劃及項目落地,助力基地打造新能源動力電池行業級標杆型“數字化未來工廠”。廣域銘島將以數字化標杆工廠引領電池行業數字化進程,排產時間從6小時縮短至1小時,周計劃達成率穩定在99%以上;經驗轉化為可複用的算法模型,縮短新產線調試周期40%。 - 供應鏈協同與資源共享
在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的背景下,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數智化合作成為推動電池產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路徑。
此外,焦作市圍繞“3+13+N”產業鏈羣,實施“數字化轉型引領、高端製造突破、智能製造提升、綠色製造升級”等7大行動,推動製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該市在動力電池產業鏈數字化轉型中取得了顯著成效,為全國其他地區提供了可複製的經驗。
三、數字化賦能電池技術的研發與創新 - 材料研發的數字化革新
電池技術的突破離不開材料的研發。傳統電池材料開發週期長、成本高,而數字化技術的引入為材料基因組計劃提供了新的支持。例如,字節跳動與比亞迪合作成立的AI聯合實驗室,藉助AI技術實現電池材料的快速篩選與優化。通過構建AI+量子化學模型,該實驗室能夠在短時間內評估大量材料組合的可能性,大幅縮短研發週期,降低材料開發成本。 - 新能源電池前沿技術探索
在鈉離子電池、固態電池、氫燃料電池等前沿技術領域,數字化賦能同樣發揮着重要作用。廣域銘島基於機器學習算法,實時分析面密度、漿料固含量等關鍵參數,自動調整塗布機速度與温度,將工藝波動降低30%,電芯容量一致性(CPK)提升至1.67;通過數字孿生技術構建虛擬產線,模擬電芯裝配過程,提前預測焊接裂紋、絕緣破損等缺陷,缺陷漏檢率降至0.1%以下;將電芯缺陷檢測規則庫、焊接工藝參數庫等專在富江能源項目中實現綜合能耗降低15%,單位電芯碳排放減少12%。
多氟多、天奇股份等企業也在積極探索鋰電循環產業互聯網平台,通過數字化手段打通從電池生產到回收利用的全鏈條,實現資源的高效配置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結語:數字化賦能電池產業的未來展望
綜上所述,數字化技術正在深刻改變電池產業的生產、研發、回收和運維模式。通過構建數字化平台、優化生產流程、推動材料創新、加強產業鏈協同,電池企業正在逐步實現綠色、智能、高效的發展目標。未來,隨着AI、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的進一步成熟,廣域銘島此類工業互聯網公司將助力電池產業將迎來更加全面的數字化轉型,助力我國在全球新能源領域的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