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化轉型的背景下,企業對數據中台的要求越來越高——既要兼容信創環境,又要在性能上經得起大規模業務的考驗。qData 數據中台商業版針對這些關鍵問題,設定了一系列清晰的技術指標和性能指標。
一、技術指標
1. 架構與兼容
- 信創適配:核心模塊已在國產 X86 CPU、國產操作系統及達夢數據庫環境下完成兼容性驗證。
- 多引擎支持:批處理(Spark)與流處理(Flink)雙引擎共存,可按業務場景靈活切換或並行使用。
- 可擴展性:各計算服務節點支持水平擴展,單業務域可線性擴容至原始規模的 10 倍以上。
- 解耦性:前後端、計算與存儲、在線與離線通過 API 或消息總線解耦,互不影響。
2. 數據接入與治理
- 數據源覆蓋:原生支持 ≥3 類數據源(關係型、對象存儲、大數據數據庫),並可靈活配置接入。
- 採集模式:支持全量、增量、實時三種模式。
- 數據血緣:字段級血緣可追溯至源頭任務與腳本;任務級血緣可視化展示。
- 數據質量:內置 ≥15 種規則模板(完整性、唯一性、外鍵一致性等),自動留痕並觸發告警。
- 標準化:提供可複用的清洗算子庫(脱敏、格式化、編碼轉換等),支持二次擴展與灰度下發。
3. 接口與集成
- API 規範:REST/JSON 為主,統一鑑權、錯誤碼、分頁與冪等策略,關鍵接口支持批量與異步能力。
- 文檔化:對外接口自動生成在線文檔,覆蓋示例、字段釋義與錯誤碼説明。
- 事件集成:通過 RabbitMQ 輸出領域事件,支持至少一次投遞與消費者冪等。
4. 安全與合規
- 身份與授權:OAuth2.0 單點登錄,RBAC 模型授權;支持權限最小化與會話時效配置。
- 數據安全:敏感字段落庫前支持 AES 加密與可逆/不可逆脱敏。
- 審計可追溯:登錄、操作、任務、數據導入導出、接口訪問全量審計,日誌保留期 ≥180 天。
二、性能指標
1. 端到端目標
- 任務調度:常規調度延遲 ≤10 秒。
- 實時鏈路:端到端延遲 P95 ≤3 秒、P99 ≤5 秒(1KB 消息基線)。
- 批量 ETL:1TB 級任務在 10 節點(16 核/128GB/萬兆/SSD)集羣內可在 T+0 小時級完成。
2. 組件級指標
- 網關/Nginx:單節點穩定 QPS ≥3000,P95 延遲 ≤50ms,錯誤率 ≤0.1%。
- 緩存/Redis:GET/SET ≥30000 ops/s/節點。
- 消息隊列/RabbitMQ:吞吐 ≥10000 條/秒/分區,端到端投遞 P95 ≤100ms。
- Spark 批處理:300GB 壓縮數據下,節點並行度配置為 CPU 核心數的 1–2 倍;Shuffle 溢寫率 ≤10%;自動重試後整體成功率 ≥90%。
- Flink 流處理:端到端延遲 P95 ≤500ms;Checkpoint 成功率 ≥90%(間隔 1 分鐘);單任務恢復時間 ≤2 分鐘。
三、總結
qData 數據中台不僅在信創環境中具備強兼容性,還通過雙引擎架構和解耦設計提升了系統的靈活性與可擴展性。在數據治理、安全合規、接口集成等方面,全面覆蓋企業實際需求。同時,在性能指標上,無論是實時鏈路延遲還是大規模批處理,都達到了業內領先水準。
對於正在建設或升級數據中台的企業來説,qData 數據中台商業版無疑是一款兼具 技術先進性 與 落地可靠性 的理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