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ries

Detail Return Return

從業IT信息技術的副作用你感受到了嗎 - Stories Detail

對於從事技術小夥伴,技術能帶來什麼,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藥能治病,但有沒有副作用呢?是藥三分毒。陰陽共生,技術還給你光鮮亮麗的背後,除了鼠標手、頸椎病、近視眼,咱們下面聊聊那些不太直觀的副作用。

技術可以為你帶來信心,但技術在整個商業體系中,佔比重有多少,還要動態的看待,一項技術的成功,需要匹配的營銷、銷售、財務、運營等支撐,才能發揮技術最大的價值。技術自信沒有錯,錯在盲目自信。hao123有何高深技術,緣何成功?Unix有很高深的科技,緣何不能走向大眾市場?這不單單是有了技術,其它一切就自動就緒了。

唯技術高下看待世界,也會陷入一個畸形視角,技術圈是個小圈子,外圍才是大千世界。古有文人相輕,今有技術歧視,按孔乙己的風格:不會幾個茴字的寫法,都不好意思跟人聊天。高看技術人沒錯,畢竟懂的人比較少,物以稀為貴;低看技術人的也不少,髒活累活都是技術人在幹,聽話能幹活最讓人喜愛。在整個商業鏈條上,技術的位置要擺清楚,擺錯了就會出錯。再沒技術含量,能解決問題就是好技術。技術再炫,落不了地依舊是空中樓閣。世界不是隻看技術,還要看人、看成本、看環境、看趨勢,技術的高下之分並不是唯一因素。

《能力陷阱》提到:我們賴以生存的技術,往往還會形成束縛自我的繭房。技術圈裏接觸更多的還是技術、技術人,相比商務談判、營銷活動等,提起技術心裏也更容易接受,不至於排斥,對組織開會、端茶倒水、業務培訓這些不利於技術提升的事感覺都是在浪費時間。在技術圈子裏呆久了,一個人的語言體系、思維習慣、行事路徑都會帶有技術的印跡,我們笑稱之為“職業習慣”“職業病”,即便有一天轉換到其它領域,往往還是會帶着這些印跡,好壞只有自有評判。

一技在手,吃喝不愁,按古時的説法,也算個手藝人。但因技術而身陷囹圄的不在少數,熊貓燒香、網絡爬蟲、虛擬貨幣、個人信息交易等,看似技術中立,但是使用技術的人應該有立場,有些自由只在法律允許的框架下可以,不過也很容易走到灰色地帶。敬畏風險、敬畏技術是根弦,不繃在心裏,很容易脱繮失控。

你們技術這麼牛皮,無形中也會給外界造成毀天滅地的影響。

  • 別人會以為,這個系統做成了,公司業務就會有突發猛進的進步。
  • 別人會以為,你們坐在電腦跟前,敲敲鍵盤個把星期就可以做一個系統出來。
  • 別人會以為,做這麼個“簡單的”系統,找倆人就夠了,怎麼要花這麼多錢。
  • 別人會認為,萬事俱備,就差一個程序員了。

這就是技術帶給不懂技術的人的副作用,短期內他們會對技術有很高的期望,長期看,他們往往也會忽視技術帶來的作用。但是如何把這個事,跟技術外圍的人説清楚呢?

Add a new Comments

Some HTML is ok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