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第一次在 Windows 配置開發環境的同學,應該都會遇到一些問題。
- 裝個 Python,忘了勾 「Add to PATH」,
pip命令就得重來 - 教程裏一行
npm install絲滑流暢,輪到自己就滿屏紅字,報了一堆 C++ 編譯錯誤? - 在命令行裏習慣性地敲個
ls,結果系統回一句「這不是內部或外部命令」 - 下載個exe,安裝完成後還得改配置文件
在 Windows 上配置一個 web開發環境,有時候真的像渡劫。既然它這麼反直覺,為什麼全世界大部分開發者,還是在用Windows 做開發呢?
今天,咱們就來掰扯掰扯這事兒。聊聊 Windows 憑什麼讓人又愛又恨。
那些年我們遇到的坑
Windows 在開發這件事上,確實有不少坑,尤其是對於習慣了 Unix-like 環境的開發者來説,那感覺簡直是降維打擊。
- 跟 環境變量 死磕到底: 這絕對是新手村第一道坎。每次聊到這個,Python 如何配置環境變量這個經典話題就繞不開。憑什麼別的系統裝完就能用,到了 Windows 就得去系統設置裏找半天,對着一長串代碼修修改改?一步走錯,半天白乾。
- 命令行裏的衝擊: 從
bash切到CMD,感覺就像從開跑車換成了開手動擋拖拉機。ls得換成dir,grep也得想着是findstr。這種肌肉記憶的背叛感,讓多少英雄好漢在終端前嘆氣。 - 依賴安裝全憑人品: 這是最讓人抓狂的。有時候只是想裝個小工具,結果
npm或pip告訴我:“兄弟,你先去下幾個 G 的 Visual Studio 編譯工具鏈,不然我編譯不了”。我就是想吃個雞蛋,你卻讓我從養雞開始?
為什麼Windows還那麼多人用
吐槽歸吐槽,Windows 能坐穩桌面系統的頭把交椅,説明它絕對的皮實耐用。
用的人多,習慣了
這理由最實在。我們大多數人的第一台電腦,從學校機房到家裏書房,都是 Windows。這種先入為主的熟悉感和慣性,是任何系統都比不了的。
在某些領域,它就是規則制定者
- 遊戲開發: 想用 Unity、Unreal Engine?基本就是 Windows 的主場。
- .NET / C# 的鐵王座: 在無數企業、金融、醫療系統背後,都是 C# 在默默支撐。開發和維護這些系統,Windows 依然是最佳選擇。
- 工業軟件和硬件驅動: 很多專業的工業設計、仿真軟件,或者連接某些特殊硬件的驅動,壓根就沒考慮過 Mac 或 Linux。
對硬件的來者不拒
隨便拿個U盤、打印機、攝像頭,甚至奇奇怪怪的編程器和調試器,插到 Windows 上大概率都能直接用。這種萬能充般的兼容性,在需要和物理世界打交道的領域(比如搞物聯網、嵌入式)簡直是福音。
並不像mac那樣,多連接點配件,還得另外自己配個擴展塢。
微軟自己也在悄悄變強
士別三日刮目相看,別以為微軟還是那個老古董。這幾年的變化有目共睹:
- VS Code: 不用多説了吧?宇宙第一編輯器,微軟送給所有開發者的禮物。
- Windows Terminal : 終於讓 Windows 的命令行好看了,也好用了,多標籤、多配置,該有的都有了。
現在怎麼在 Windows 上舒服地搞開發?
那問題來了,既然現實如此,我們這些用 Windows 的開發者就得一直這麼修行下去嗎?
當然不。思路得變一變了。
以前我們總想着“我要在 Windows **上 裝一個 Python”,現在更聰明的做法是:“我需要一個已經裝好了 Python、數據庫、服務器的神器”。把環境的髒活累活外包出去。
這個神器,就是現在一體化開發環境,比如 ServBay。
它乾的事情很簡單,但直擊痛點。幫你把搭建 web開發環境 需要的所有東西(語言、服務器、數據庫等等)打包好,做成一個開箱即用的開發全家桶。
- 用了它,你再也不用關心 Python 如何配置環境變量,因為它已經在一個隔離的環境裏幫你配好了。
- 你也不用在裝某個 npm 包時,去下載那幾個 G 的 Visual Studio 編譯工具.
- 它甚至把 Nginx、MySQL、PostgreSQL 這些建站必備的工具都給你備齊了,連 frp、ngrok 這種內網穿透的小神器都考慮到了。
簡單説,ServBay 就是把程序員寫代碼前所有煩人的準備工作都承包了,讓你打開電腦就能直接開幹。
寫在最後
Windows 開發環境的難用,更多是歷史遺留問題和我們的固有印象。它的生態和硬件兼容性,決定了它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依然會是主流。
説到底,工具終究是為我們服務的。爭論哪個系統最好其實意義不大,真正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利用手頭的工具,聰明地解決問題。
別再讓環境配置消耗你的熱情和時間了。用對方法,在 Windows 上愉快地寫代碼,這事兒,現在靠譜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