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ries

Detail Return Return

“師夷長技以制夷” 與發展道路的選擇 - Stories Detail

“師夷長技以制夷” 作為歷史教科書上的名言,被大多數人當作是一個明智的選擇,然而,從生活角度出發,打個比方,我和喬丹比賽,如果選擇他的“長技”———籃球,那無異於投子認輸。當西方的堅船利炮打入國門,清廷從目空一切快速被打服了,轉變為妄自菲薄,找不到自己的任何“長技”,只能從敵人那裏學習。我並不是認為這種學習是錯誤的,只是,西方已經打了幾百年的海戰,這種經驗無論如何是不可能在幾年甚至幾十年內學會的,更不要奢談超越。左宗棠與李鴻章的“塞防”“海防”之爭,從一開始就不再一個起點上,清朝立國於騎射,即便不善使用火器,在陸戰的運籌帷幄上還是有經驗的,況且千年來中華大地上發生的幾乎都是陸戰,極少海戰。若能有破釜沉舟之決心,將侵略者拖入內陸地帶,依靠廣闊的戰略縱深,那輸贏還真的未定。

歷史沒有如果,後人也只能嘗試從旁觀者的視角去得出一些經驗教訓。在當代,選擇職業發展道路的時候,或許也可以有一些借鑑意義。每個人的生活背景、家庭條件不同,然而我們卻要經歷幾乎是相同的教育和相同的考核,最後在為數不多的專業裏進行選擇。加入你出身於農村,或者是小城市,很可能要面臨一個尷尬的處境,在大學乃至高中裏學習到的知識,在你的家鄉幾乎是無用武之地的。從一開始就註定了,你的未來是背井離鄉,在大城市貢獻你的青春和汗水,為大城市的建設添磚加瓦。不能不説是一種悲哀。

有時候我喜歡走進森林,走近湖泊,去觀察大自然裏品類繁盛的造物們。無論是在岩石縫裏,在河溝裏,在沼澤地裏,在向陽處,在背陰處,都有生物的存在,它們總能找到適宜的生存方式。以身邊的環境為基礎,以自身的長處為路線,去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這話説得又有些空了,生活在大城市裏,人們常常會有無力感,除了自己選擇或者説被選擇從事的那一份職業,一個人似乎無法對這座鋼筋水泥的森林做任何改變,就像一個對於整體無關緊要的小小細胞。

認識到自己的獨特性,是保留“人”的特質的第一步。這很難,因為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是抹平個人的獨特性,去適應那“數理化”,去成為一個合格的“細胞”。但進入社會之後,由於教育的滯後性,所謂的合格,卻不適應社會的需求。真實的世界不是一個大工廠,而是一個有山川湖海的天地,你需要去尋找那個適宜的生存之地,而不是被篩選被指定。

走出第一步,從瞭解自己開始。

Add a new Comments

Some HTML is ok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