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ries

List
Create Time

winreg的空值無法寫入導致電腦卡頓問題分析

問題背景 在使用Node.js的winreg模塊進行Windows註冊表寫入操作時,發現當寫入空字符串值時會出現嚴重問題: WinRegistry.set("test", WinRegistry.REG_SZ, "", (err) = console.error(err)) 問題現象 第一次寫入:會在註冊表中寫入一個 /f 值 後續寫入:進程會阻塞在註冊表操作上 系統影響:任務管理器中出現

Create Time

node-winreg 中文亂碼問題分析與解決

問題描述 在使用 node-winreg 庫操作 Windows 註冊表時,發現存取中文字符存在亂碼問題: 寫入註冊表的中文內容顯示正常 從註冊表讀取中文內容時出現亂碼 winreg的版本如下: 問題根源分析 通過源碼分析,發現問題出現在字符編碼的處理環節: 寫入過程:node-winreg 底層使用 spawn 執行 reg 命令,在 Windows 命令行環境中默認使用 G

Create Time

qt輸出源碼日誌

在QT源碼裏,很多qCDebug打印的日誌,如何輸出? 在C:\Users{yourname}\AppData\Local\QtProject增加日誌配置文件qtlogging.ini 如果需要開啓全部日誌,則配置如下所示: [Rules] *=true 如果需要開啓部分模塊日誌,比如開啓lcQpaWindows,首先需要找到lcQpaWindows對應的模塊字符串 配置如下所示: [Rule

Create Time

DevEco Studio創建Java項目,gradle報sync failed:connection reset錯誤

使用DevEco Studio 3.1.1版本,創建Java應用,程序報錯,無法運行。 原因: DevEco Studio新建的Java應用默認的gradle配置指向的是https://repo.huaweicloud.com,而你的網絡因為各種原因(比如公司網絡),無法訪問,所以會報錯。 解決方法 1.設置代理 打開File Settings Appearance Behavio

Create Time

likely()/unlikely()宏的編譯器優化機制分析

引言 在Linux內核源碼中,我們經常看到if(likely(condition))和if(unlikely(condition))這樣的代碼結構。這些宏通過指導編譯器進行分支預測優化,可以顯著提升程序性能。本文將深入分析其工作原理,並通過彙編代碼展示實際優化效果。 核心原理 likely()和unlikely()宏的本質是調用GCC內置函數: #define likely(x) __buil

Create Time

編譯器優化對多線程數據競爭的影響分析

編譯器優化如何讓多線程代碼"失效":從彙編視角解密數據競爭謎題 在多線程編程中,我們常遇到一個反直覺現象:關閉編譯器優化反而能暴露預期的數據競爭問題。本文通過分析MSVC編譯器對同一代碼的不同優化策略,揭示現代編譯器如何通過指令重排和內存訪問優化,徹底改變多線程程序的執行軌跡。 一、現象之謎:優化等級決定程序行為 當使用/O2優化編譯給定代碼時,程序輸出穩定在10萬或20萬這兩個確定值,而非預期的

Create Time

React 中使用 ECharts 報錯 "series not exists"

問題現象 在 React 項目中使用 ECharts 時,控制枱報錯: series not exists. Legend data should be same with series name or data name 但已確認 legend.data 與 series.name 完全匹配,代碼邏輯看似正確。 問題根源 未正確註冊 ECharts 圖表組件。自 ECharts 5 起,官方採

Create Time

使用gulp上傳打包文件到服務器

項目是使用create-app-rewired生成的react項目,使用gulp自動上傳打包文件到服務器,建議只在測試環境和模擬環境使用。 1.安裝gulp,gulp-ssh包 2.編寫腳本 3.修改config-overrides.js,將打包文件分環境生成 4.編寫gulp配置文件gulpfile.js const { src, task, series } =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