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ries

List
Create Time

對象命名為何需要避免'-er'和'-or'後綴

之前寫過兩篇關於軟件工程中對象命名的文章:開發中對象命名的一點思考與對象命名怎麼上手?從現實世界,但感覺還是沒有説透, 在軟件工程中,如果問我什麼最重要,我的答案是對象命名。良好的命名能夠反映系統的本質,使代碼更具可讀性和可維護性。本文通過具體例子,探討為何應該以對象本質而非功能來命名,以及不當命名可能帶來的長期問題。 一個例子 這個例子是我最近看到的一段代碼,用於解釋SOLID中的依賴

Create Time

為什麼構造函數需要儘可能的簡單

最近在做一些代碼重構,涉及到Python中部分代碼重構後,單元測試實現較為麻煩甚至難以實現的場景,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是構造函數過於複雜。 因此,本篇文章藉此總結一下我們應該需要什麼樣的構造函數。本篇文章涉及的概念不僅限於Python。 構造函數是什麼 構造函數用於創建對象時觸發,如果不自定義構造函數,通常現代的編程語言在編譯時會自動加一個無參的構造函數,同時將類成員設置成默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