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pack

動態 列表
@karuru

React服務端渲染之路07——添加CSS樣式

所有源代碼、文檔和圖片都在 github 的倉庫裏,點擊進入倉庫 相關閲讀 React服務端渲染之路01——項目基礎架構搭建 React服務端渲染之路02——最簡單的服務端渲染 React服務端渲染之路03——路由 React服務端渲染之路04——redux-01 React服務端渲染之路05——redux-02 React服務端渲染之路06——優化 React服務端渲染之路07—

karuru 頭像

@karuru

昵稱 karuru

@fenanjiu

【webpack系列】從核心概念到上手配置

前言 作為前端開發者,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觸過webpack,現如今webpack已經滲透在了前端的各個方面,所以我們有必要來了解並學習webpack,webpack 是一種用於構建 JavaScript 應用程序的靜態模塊打包器,它能夠以一種相對一致且開放的處理方式,加載應用中的所有資源文件(圖片、CSS、視頻、字體文件等),並將其合併打包成瀏覽器兼容的 Web 資源文件。webpack相比其它

fenanjiu 頭像

@fenanjiu

昵稱 南玖

@fenanjiu

【webpack系列】從基礎配置到掌握進階用法

前言 本篇文章將介紹一些webpack的進階用法,演示內容繼承自上一篇文章的內容,所以沒看過上一篇文章的建議先學習上一篇內容再閲讀此篇內容,會更有利於此篇的學習~ 文件指紋 文件指紋指的是打包輸出的文件名後綴,一般用來做版本管理、緩存等 webpack的指紋策略有三種:hash、chunkhash、contenthash,它們之間最主要的區別就是每種hash影響的範圍不同。 佔位符 webpac

fenanjiu 頭像

@fenanjiu

昵稱 南玖

@yanglinxiao

詳解CommonsChunkPlugin的配置和用法

簡介 CommonsChunkPlugin主要是用來提取第三方庫和公共模塊,避免首屏加載的bundle文件或者按需加載的bundle文件體積過大,從而導致加載時間過長,着實是優化的一把利器。 先來説一下各種教程以及文檔中CommonsChunkPlugin提及到chunk有哪幾種,主要有以下三種: webpack當中配置的入口文件(entry)是chunk,可以理解為entry chunk

yanglinxiao 頭像

@yanglinxiao

昵稱 Yanglinxiao

@nine_59f82397ef519

Webpack小技巧-公共組件引用路徑簡化

日常開發中,我們會常常把一些功能提取出來,包裝成一個公共模塊或者組件,供不同地方使用,但是隨着項目不斷變大,項目目錄不斷變深,我們引用公共組件的路徑越來越長! 例如:引用一個公共模塊 import Menu from '../../../../../components/Menu'; // 這裏路徑太深,很容易寫錯 我們該怎麼優化尼? 解決方案1:使用webpack的resolve.alias屬性

@jm365

webpack配置看這裏就夠了

webpack簡述 webpack簡單來説就是一個模塊打包器,也是目前最流行的前端構建工具之一,他將整個項目根據依賴關係通過各種loader與plugin的處理後進行打包;可以實現對代碼的各種處理,比如less、sass、stylus的解析,ecmascript版本的轉換、代碼的壓縮分割等等 webpack之loader loader可以説是webpack最核心的部分,前面所説的各種功能大部分就是

jm365 頭像

@jm365

昵稱 jm365

@yuan_life

webpack

一、webpack是什麼? webpack是一款模塊加載器兼打包工具,它能把各種資源,例如JS(含JSX)、coffee、樣式(含less/sass)、圖片等都作為模塊來使用和處理。 webpack 的核心是 依賴分析,把依賴分析出來了,其他都是細枝末節了 它主要的用途是通過CommonJS的語法把所有瀏覽器端需要發佈的靜態資源做相應的準備,比如資源的合併和打包。 二、為什麼使用web

yuan_life 頭像

@yuan_life

昵稱 草原的原

@alienzhou

替代 webpack?一文帶你瞭解 snowpack 原理,你還學得動麼

近期,隨着 vue3 的各種曝光,vite 的熱度上升,與 vite 類似的 snowpack 的關注度也逐漸增加了。目前(2020.06.18)snowpack 在 Github 上已經有了將近 1w stars。 snowpack 的代碼很輕量,本文會從實現原理的角度介紹 snowpack 的特點。同時,帶大家一起看看,作為一個以原生 JavaScript 模塊化為核心的年輕的構建工具,它是如

alienzhou 頭像

@alienzhou

昵稱 alienzhou

@lishisan

前端構建這十年

寫在前面 前端模塊化/構建工具從最開始的基於瀏覽器運行時加載的 RequireJs/Sea.js 到將所有資源組裝依賴打包 webpack/rollup/parcel的bundle類模塊化構建工具,再到現在的bundleless基於瀏覽器原生 ES 模塊的 snowpack/vite,前端的模塊化/構建工具發展到現在已經快 10 年了。 本文主要回顧 10 年間,前端模塊化/構建工具的發展歷程及

lishisan 頭像

@lishisan

昵稱 李十三

@fangtangxiansheng

【單頁面應用 】發版後如何【通知用户端更新】

【單頁面 】發版後如何【通知用户端更新】 現象描述: 首先技術棧,是vue全家桶技術棧。典型spa單頁應用,每次有新功能的上線,都需要主動通知,使用者自主刷新頁面【強刷】,才能出現新功能。 產生原因: 每次打包發版【代碼有變化】,index.html,網站即入口文件是變化的。 但是在單頁面應用,頁面跳轉,都在同一個瀏覽器線程中,不會再一次請求index.html 資源,即使你對

fangtangxiansheng 頭像

@fangtangxiansheng

昵稱 方糖先生

@b_a_r_a_n

webpack.01-簡單使用

webpack官網:https://webpack.js.org/ 全局安裝webpack cnpm i -g webpack webpack-cli 創建index.js console.log('hellowebpack')//示例:建議寫es5語法可正常運行,es6需要babel後面做筆記會寫 cmd運行 webpack index.js//------生成文件夾dist,生成文件main.

b_a_r_a_n 頭像

@b_a_r_a_n

昵稱 B͜a͜r͜a͜n͜

@wanglinfeng

webpack項目中使用grunt監聽文件變動自動打包編譯

【小技巧】webpack項目中使用grunt監聽文件變動自動打包編譯 分享背景:編寫npm插件的時候,在項目裏的測試html文件內引用需要從入口文件轉譯打包成ES5。因此測試時每次改動都需要手動需要npm run build一下,很麻煩。獲知grunt有個watch功能,折騰了一下,可以做到每次js文件改動時自動build一波,很靈性。 安裝依賴包 //安裝grunt npm i grunt

wanglinfeng 頭像

@wanglinfeng

昵稱 王林峯

@sishuiliunian_58b84718ea5de

Webpack與Grunt、Gulp的區別?

隨着前端發展如日沖天,前端項目也越來越複雜,得益於Nodejs的發展,前端模塊化、組件化、工程化也大勢所趨。這些年Grunt、Gulp到Webpack隨着工程化的發展都大行其道。 前端工程化的早期,主要是解決重複任務的問題。Grunt、Gulp就是其中代表。比如: 壓縮、編譯less、sass、地址添加hash、替換等。 Grunt官網中就説: 對於需要反覆重複的任務,例如壓縮(minificat

@recordyu

前端構建工具技術(介紹篇)

構建工具:俗稱打包。 理解:將模塊文件進行合併,代碼壓縮,整合資源等一系列自動化操作。 為什麼會出現構建工具這項技術? 我們希望看到頁面加載平滑,快速進行響應。 通過: 1.編寫代碼的邏輯,避免無效浪費內存資源,即優化代碼; 2.優化瀏覽器請求資源的速度; 原因: 首先瀏覽器加載資源 請求的文件數量越多越耗時,文件容量越大越耗時。但是為了我們前端項目結構清晰,我們一般會分成

recordyu 頭像

@recordyu

昵稱 XiaoYu

@beilunyang

使用Workbox創建PWA應用

前言 最近公司項目迭代逐漸放緩,下班時間逐漸變早,所以本着漸進增加的理念,在下班後,將公司項目進行了一下PWA改造 為何要改造成PWA 用户需求。我們的用户有許多電腦小白,不想記網址,又不會使用瀏覽器的收藏功能。以前使用的同類軟件都有桌面版,有一種覺得桌面版比網頁版可靠,使用簡單的錯覺,曾多次在釘釘售後羣裏反映,如何將網頁保存至桌面,方便他下次直接在桌面打開 PWA是漸進式的,如果用户的瀏覽

beilunyang 頭像

@beilunyang

昵稱 悖論BeilunYang

@lixiaogui

node後端(koa)如何打包加密,以及node_modules如何優化?

用node開發後端會存在那些問題呢?在我們用node做後端開發遇到的三個問題。一安全問題,代碼並沒有編譯就直接傳遞了,只要進去服務器代碼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二是文件體積問題,隨便一個項目node_modules件包就是一百兆左右。第三個是部署問題,每次部署新項目都要下載安裝插件導致部署非常緩慢。 我們又有哪些解決方案呢?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最重要的安全問題,node沒有像java做好之後可

lixiaogui 頭像

@lixiaogui

昵稱  李小貴 

@esunr

解決基於 Webpack 構建的 Vue 服務端渲染項目首屏渲染樣式閃爍的問題

前言 當我們使用 Webpack 搭建一個基於 Vue 的服務端渲染項目時,通常會遇到一個很麻煩的問題,即我們無法提前獲取到當前頁面所需的資源,從而不能提前加載當前頁面所需的 CSS,導致客户端在獲取到服務端渲染的 HTML 時,得到的只有 HTML 文本而沒有 CSS 樣式,之後需要等待一會兒才能將 CSS 加載出來,也就是會遇到『樣式閃爍』這樣的問題。 如果你想要完整 SSR 實踐,可以參考:

esunr 頭像

@esunr

昵稱 EsunR

@54r9rxzy

Webpack的誕生與問題解決之道

背景 在早期的前端技術標準根本沒有預料到前端行業會有今天的發展,在設計上存在很多缺陷,隨着web應用複雜性增加,網頁已經從展示簡單的文案和圖像逐漸演變為功能複雜、交互密集的應用程序,這種變化推動了前端模塊化的發展,以應對以下幾個挑戰: 依賴管理混亂 全局作用域污染 代碼膨脹 舉個例子來説明下: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

54r9rxzy 頭像

@54r9rxzy

昵稱 Tqing

@taoguo

你的項目切換代理需要重啓嗎?

問題 參與過多人項目之後,總是會碰到下面的問題。 需要跟另一個人對接了,那麼就要把代理的target改成他的ip地址,改完還得重啓項目。 別人把配置文件的代碼提交了,覆蓋了我的target配置。又得改回來,再次重啓項目。 有可能配置文件的代碼是這樣的 module.exports = { devServer:{ proxy:{ '/api':{

taoguo 頭像

@taoguo

昵稱 我是好人

@icecreamlj

webpack dev server 與 hot module replace 提高開發效率

通過 webpack 命令編譯源代碼時,如果我們對源代碼進行了修改,需要重新執行命令才能看到編譯後的效果。 這樣在開發中非常的影響效率,如果存在一種方式,當文件被修改時,webpack 自動監聽重新編譯,並反饋給開發者,這樣就能更高效的進行開發。 watch 我們通過 webpack 執行命令時,編譯完成之後進程會停止,而 webpack --watch 編譯完成後,不會停止進程,並且當文件內容發

icecreamlj 頭像

@icecreamlj

昵稱 一顆冰淇淋

@cafehaus

vue項目中webpack-dev-server的open和host0.0.0.0配置衝突

一個比較老的公司項目,webpack 用的 v3 版本,為了實現localhost、127.0.0.1和本機ip可以同時訪問,webpack的devServer裏的 host 我們一般會設置成 0.0.0.0,這樣本機所有 ipv4 地址都可以實現訪問。 比如我們要將本地運行的前端項目,分享給公司的後端、產品、測試...預覽效果,如果 host 直接設置的 localhost,運行後打開的地址 h

cafehaus 頭像

@cafehaus

昵稱 咖啡教室

@icecreamlj

抽絲剝繭:詳述一次DevServer Proxy配置無效問題的細緻排查過程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在一個已上線的項目中,其中一個包含登錄和獲取菜單的接口因響應時間較長,後端讓我嘗試未經服務轉發的另一域名下的新接口,舊接口允許跨域請求,但新接口不允許本地訪問(只允許發佈測試/生產的域名訪問)。 問題 那麼問題來了,本地環境該如何成功訪問到新的接口並驗證業務功能是否生效呢? 嘗試過程 我首先就想到了直接在 webpack 項目中配置 devServer,並且修改接口地址

icecreamlj 頭像

@icecreamlj

昵稱 一顆冰淇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