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

@raymond_68666117c3a7d

CodePush停服後,如何用騰訊Shiply快速實現ReactNative熱更新?

1. 背景 CodePush是微軟VisualStudioAppCenter服務的一個子功能,支持動態下發RN熱更新產物。但是VisualStudioAppCenter 2025/3/31 已經停止服務,如果想繼續使用CodePush需要自己獨立部署。 專門獨立部署一套後台服務,對於個人開發者尤其是客户端開發來説時間成本較高,後期維護也需要投入不少精力,最好還是使用已有的下發平台。 調研了一下發現

raymond_68666117c3a7d 頭像

@raymond_68666117c3a7d

昵稱 Polynesia

@shaogongbra

duxapp中主題系統是如何實現動態切換的

在舊版本的duxapp,支持主題功能,但是那時候的主體是靜態配置的,並不支持動態切換,新版本,在舊的靜態主題基礎上擴展,實現了動態主題切換 舊版本靜態主題 在之前的版本中已經支持主題功能,在用户配置用,使用模塊的 theme 字段配置主題,像下面這樣 // configs/config/index.js option: { // 基礎模塊 duxapp: { theme: {

shaogongbra 頭像

@shaogongbra

昵稱 ShaoGongBra

@chengxuyuanlaoliu2024

跨平台開發地圖:客户端技術選型指南 | 2025年9月

哈嘍,我是老劉 2024年,全球移動應用下載量突破2570億次。 但開發者面臨的問題是——平台越來越多。 以前只有iOS和Android,現在還有鴻蒙、Web、各種小程序... 每個平台都要單獨開發,成本會翻好幾倍。 不僅如此,用户對體驗的要求越來越高。 他們希望在不同設備上看到一模一樣的界面,享受一致的操作體驗。 原生開發做不到這一點。 因為不同平台的設計規範、開發語言、UI組件都不一樣。 這就

chengxuyuanlaoliu2024 頭像

@chengxuyuanlaoliu2024

昵稱 程序員老劉

@chengxuyuanlaoliu2024

跨平台開發地圖:客户端技術選型指南 | 2025年10月

哈嘍,我是老劉 2024年全球移動應用下載量突破2570億次,但開發者面對的現實是:平台越來越多、成本翻倍、體驗難統一。iOS/Android/鴻蒙/桌面端/Web/小程序,各有一套開發與設計規範,原生很難在多設備上做到一致。 跨平台是機會,卻更是選擇題:Flutter講性能、React Native講生態、uni-app講覆蓋、KMP講原生。 如何做好這道選擇題,把有限的資源發揮出最大的效率?

chengxuyuanlaoliu2024 頭像

@chengxuyuanlaoliu2024

昵稱 程序員老劉

@grapecity

React Native 錯誤處理完全指南

React Native 錯誤處理完全指南 深入解析跨平台應用中的 JS 錯誤、原生崩潰及異常監控方案,附實戰代碼與最佳實踐。 在 React Native 跨平台開發中,錯誤處理是保障應用穩定性與用户體驗的核心環節。不同於純 Web 應用或原生應用,React Native 應用的錯誤來源更為複雜——既包含 JavaScript 層的邏輯錯誤,也涉及 iOS/Android 雙端的原生模塊異常,

grapecity 頭像

@grapecity

昵稱 葡萄城技術團隊

@icecreamlj

為react項目添加開發/提交規範(eslint、prettier、husky、commitlint、stylelint)

因歷史遺留原因,接手的項目沒有代碼提醒/格式化,包括 eslint、pretttier,也沒有 commit 提交校驗,如 husky、commitlint、stylelint,與其期待自己或者同事的代碼寫得完美無缺,不如通過一些工具來進行規範和約束。 eslint eslint 是一個代碼校驗工具,用來規範項目代碼風格。 初始化 通過 npm install eslint 後使用 npx esl

icecreamlj 頭像

@icecreamlj

昵稱 一顆冰淇淋

@ntksol

我來聊聊面向模板的前端開發

在軟件開發中,研發效率永遠是開發人員不斷追求的主題之一。於公司而言,在競爭激烈的互聯網行業中,產出得快和慢也許就決定着公司的生死存亡;於個人而言,效率高了就可以少加班,多出時間去提升自己、發展愛好、陪伴家人,工作、生活兩不誤。 提升效率的途徑,無外乎就是「方法」和「工具」。以一個開發者的思維來想,就是將工作內容進行總結、歸納,從一組相似的工作內容中提煉共同點,抽象出解決這一類問題的方法,從而造出便

ntksol 頭像

@ntksol

昵稱 歐雷

@jump_and_jump

利用中介模式開發全局控制器

中介模式定義了一個單獨的(中介)對象,來封裝一組對象之間的交互。將這組對象之間的交互委派給與中介對象交互,來避免對象之間的直接交互。 在實際的項目中,程序由許多對象組成,對象間的交流錯綜複雜。 隨着應用程序的規模增大,對象越來愈多,他們之間的關係也越來複雜。對象間很容易出現相互引用而導致程序無法運行。同時開發者需要改變或者刪除某一個對象時候,需要查找並且改造所有引用到它的對象。這樣一來,改造的成

jump_and_jump 頭像

@jump_and_jump

昵稱 jump__jump

@jump_and_jump

前端持久化緩存優化

緩存是提升 web 應用程序有效方法之一,尤其是用户受限於網速的情況下。提升系統的響應能力,降低網絡的消耗。當然,內容越接近於用户,則緩存的速度就會越快,緩存的有效性則會越高。 之前個人寫過 前端 api 請求緩存方案。介紹的了內存中的緩存以及過期邏輯。後續也寫過 手寫一個前端存儲工具庫,該工具利用了適配器處理了不同的存儲介質(內存,IndexedDB, localStorage 等)。 不過,在

jump_and_jump 頭像

@jump_and_jump

昵稱 jump__jump

@thjjames

前端腳手架(簡易版)搭建攻略

簡介 腳手架CLI(command-line-interface)是一類快速形成工程化目錄的工具。 開發過程中,如果需要新建前端項目,我們經常都會用到腳手架來創建工程,通過命令行式的交互,可快速選擇選項並完成初始項目的搭建。而CV大法往往會帶來很多重複的刪減工作,且會導致項目分散、架構不統一等等弊端。 常見的主流框架都有自己的腳手架: create-vite @vue/cli create

thjjames 頭像

@thjjames

昵稱 小皇帝James

@jump_and_jump

聊聊前端框架的未來 Signals

Signals 在目前前端框架的選型中遙遙領先! 國慶節前最後一週在 Code Review 新同學的 React 代碼,發現他想通過 memo 和 useCallback 只渲染被修改的子組件部分。事實上該功能在 React 中是難以做到的。因為 React 狀態變化後,會重新執行 render 函數。也就是在組件中調用 setState 之後,整個函數將會重新執行一次。 React 本身做不到

jump_and_jump 頭像

@jump_and_jump

昵稱 jump__jump

@ntksol

是時候反思下 Web 前端了

我以往寫的技術類文章,絕大部分是問題反思、方法論之類的,極少有某個具體技術或工具的介紹與使用教程——除非是我創造的。 眼看着曾經經常針對前端領域問題進行有價值思考與討論的前輩、大佬、同行們接連退隱或沉默,這塊兒的高價值新產出內容越來越少。 因此,我打算自告奮勇地正式接下「對前端領域問題進行思考並儘量產出高價值內容」這個生態位的接力棒。 需要特別説明的是,「前端領域」不侷限於以 HTML、CSS、J

ntksol 頭像

@ntksol

昵稱 歐雷

@13592899917

一套代碼打包多個微信小程序,一套代碼打包多個抖音小程序,有需要請到uniapp插件裏面下載享用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只説一遍,真的很好用,不好用你可以在評論裏面噴我、踩我 uniapp插件地址(https://ext.dcloud.net.cn/plugin?id=15196) 一套代碼打包多個微信小程序 一套代碼打包多個抖音小程序 簡介 此項目是用來免除手動替換小程序appid的煩惱。有些公司會在開發環境是一個appid,測試,準生產,生產又是另一個appid,避免我們每次手動填寫,打包構建

13592899917 頭像

@13592899917

昵稱 浪跡天涯小king

@shixiaoyuanya

安全芯片是什麼?為什麼可以應用在加密卡上?

安全芯片是指芯片內帶有微處理器CPU、隨機數發生器、硬件密碼算法、存儲單元(包括隨機存儲器RAM、程序存儲器ROM(FLASH)、用户數據存儲器EEPROM)以及芯片操作系統COS的智能芯片,相當於一台微型計算機,不僅具有數據存儲功能,同時具有命令處理和數據安全保護等功能。 安全芯片是集成了密碼算法的專用芯片。密碼技術是保護信息安全的主要手段,它通過對信息進行重新編碼,在保證信息的完整性和正確性的

shixiaoyuanya 頭像

@shixiaoyuanya

昵稱 VX__QNKJSY

@vleedesigntheory

從2023看2024前端發展趨勢

前言 流光溯影,縱觀2023全年,整個前端業界呈現出百業凋零之狀,更不乏有“前端已死”等論調甚囂塵上。從全局視角看IT行業,除了AI領域的大語言模型爆發外,整體都鮮有特別亮眼及突出的技術展現。故而,作為IT領域中細分方向的前端行業,加之整體經濟週期的影響,今年的這種形勢也算因之有素。然則,行有不得則需反求諸己,私以為各位前端同學應該以“守正”之心念搏“出新”之機遇。因此,以下個人將分享一些各位前端

vleedesigntheory 頭像

@vleedesigntheory

昵稱 維李設論

@xiangjian_659d190d45a7b

HarmonyOS—@Observed裝飾器和@ObjectLink嵌套類對象屬性變化

@Observed裝飾器和@ObjectLink裝飾器:嵌套類對象屬性變化 概述 @ObjectLink和@Observed類裝飾器用於在涉及嵌套對象或數組的場景中進行雙向數據同步: 被@Observed裝飾的類,可以被觀察到屬性的變化; 子組件中@ObjectLink裝飾器裝飾的狀態變量用於接收@Observed裝飾的類的實例,和父組件中對應的狀態變量建立雙向數據綁定。這個實例可以是數組中

@apifox

構建卓越 HTML API 的關鍵步驟

作為 JavaScript 開發者,我們經常忘記並不是所有人都像我們一樣瞭解 JavaScript,這被稱為知識的詛咒:當我們精通某個內容的時候,我們就不記得自己作為新人的時候有多麼困惑。我們總是對其他人的能力估計過高,因此我們覺得,自己寫的類庫需要一些 JavaScript 代碼去初始化和配置也很正常。然而,一些用户卻在使用過程中大費周折,他們瘋狂地從文檔中複製粘貼例子並隨機組合這些代碼,直到它

apifox 頭像

@apifox

昵稱 Apifox

@songxianling1992

webpack build打包保留歷史版本資源包;解決部署後;客户端白屏問題

背景: taro+h5的項目; 每次build上線的時候; 如果這時候有人正在使用 h5頁面 ;因為jenkins部署是直接替換掉原來的資源;導致 單頁面應用 的頁面找不到之前的資源;出現白屏、點擊無反應、xxx is not defined 的情況 前端打包解決思路 部署的時候不刪除之前的資源包dist;以保證正在使用的客户端用户始終能找到對應的資源。 將打包資源的文件夾名定義為 版

songxianling1992 頭像

@songxianling1992

昵稱 songxianling1992

@kevinzhw

前端工程化實踐:Monorepo與Lerna管理

前端工程化實踐中,Monorepo(單倉庫)管理和Lerna是兩種流行的方式,用於大型項目或組件庫的組織和版本管理。 Monorepo簡介 Monorepo(單倉庫)是指在一個Git倉庫中管理多個相關項目的開發方式。這種方式的優點在於: 集中式管理:所有項目都在一個倉庫中,方便代碼共享、版本同步和協同開發。 模塊化:可以創建獨立的模塊,方便複用和維護。 統一的CI/CD:一次配置,全倉

kevinzhw 頭像

@kevinzhw

昵稱 天涯學館

@icecreamlj

Node.js 構建命令行工具:實現 ls 命令的 -a 和 -l 選項

在日常的前端開發中,我們常常藉助各種基於 Node.js 的腳手架工具來加速項目搭建和維護,比如 create-react-app 可以一鍵初始化一個 React 項目,eslint 則幫助我們保持代碼的整潔和一致。而在公司內部,為了更好地滿足特定業務的需求,我們往往會構建自己的腳手架工具,如自定義的 React 或 Vue 框架、內部使用的代碼檢查工具等。本篇文章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用 Node

icecreamlj 頭像

@icecreamlj

昵稱 一顆冰淇淋

@danieldx

俯瞰 Monorepo,別一番風景!

寫在最前 本故事簡要地介紹了 Monorepo 的 What 和 Why,重點篇幅在於搭建一個好用的 Monorepo 工程時應該考慮的點。可以作為你在選擇工具時的條件,也可以作為你在搭建 Monorepo 工程時查漏補缺的參考。希望這對你有所幫助,哪怕只是一點點 ^O^ “在這個 AI 內容生成氾濫的時代,依然有一批人"傻傻"堅持原創,如果您能讀到最後,還請點贊或收藏或關注支持下我唄,感謝 ( ̄

danieldx 頭像

@danieldx

昵稱 蛋先生DX

@icecreamlj

命令行應用開發初學者指南:腳手架篇、UI 庫和交互工具

在日常的前端開發工作中,我們經常依賴各種命令行工具來提高效率和代碼質量。例如,create-react-app 和 eslint 等工具不僅簡化了項目的初始化過程,還能自動執行代碼檢查和格式化任務。當我們使用這些工具時,它們通常會通過一系列互動式的問答來收集必要的信息,從而根據我們的選擇進行相應的配置和安裝。 以 eslint 工具為例(如下圖所示),當你首次運行 eslint --init 命令

icecreamlj 頭像

@icecreamlj

昵稱 一顆冰淇淋

@seanshi_fe

npm workspaces 已經夠強了,為何還需要 MonoRepo 方案?

隨着項目規模的增長和模塊化需求的增強,MonoRepo(單一代碼庫)的管理方式正在成為熱門選擇。本文將帶領你瞭解 MonoRepo 的形成背景,探討主流解決方案(如 pnpm workspaces、TurboRepo、Nx 和 Rush),並通過對比分析這些工具的優劣與適用場景,最終幫助你選擇最適合的工具。 MonoRepo 的形成背景 隨着項目複雜度和團隊規模的擴大,傳統的單體代碼庫或多代碼庫(

seanshi_fe 頭像

@seanshi_fe

昵稱 Sean

@ailvyoudetiebanshao

如何解決35歲開發困境?

如何解決35歲開發困境? 年少的自己總是心懷理想和未來,但眨眼之間我們已經不再年少,我們會在每一次的熬夜後感慨身體大不如前,會在連續工作幾個小時之後就感到疲憊,也會焦慮被更年輕的 人代替,焦慮自己年紀更大了之後怎麼辦。 在我23歲剛實習轉正的時候,我就一直想達成一個目的,就是在30歲之前退休。 我並不想更不能接受我32歲,35歲,40歲還到處找工作的事實。我不能把自己的命運放心的交到別人的手

ailvyoudetiebanshao 頭像

@ailvyoudetiebanshao

昵稱 溪抱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