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沒有降低軟件開發成本 - News Detail

獨立開發者 Vincent Schmalbach 近日撰文指出,儘管人工智能工具顯著提高了軟件開發效率,但行業價格並未因此下降——AI 並沒有讓軟件開發更便宜。

Schmalbach 以自身經驗為例表示,使用 AI 後,一些任務的開發時間能從 4 小時縮短到 2 小時,但客户的預算與報價標準並未因此改變。市場定價仍由“慣例”和“期望”主導,而非開發者的實際工作效率

他認為,AI 的真正影響體現在工作內容和期望的轉變:同樣的預算下,客户希望開發者能實現更多功能、更高質量。AI 並未減少項目量,反而擴大了項目範圍。

也就是説,雖然成本沒變,但在同一個預算之下,開發者/團隊實際上在“能做的事情”上投入更多了。即原本預算可能只包含特性 A、B、C;而現在在同樣預算下可能連 D、E、F 特性也能涵蓋。換言之,客户對“能開發什麼”期望變高了。

此外,AI 正在拉大開發者之間的差距。在 AI 時代,對有經驗、懂得如何與 AI 工具協作的開發者來説,他們的效率/產出比以前提升很多。

Schmalbach 估計從“優秀 vs 弱”開發者之間的差距大約 5 倍,擴大到約 20 倍。而對經驗較少、或尚未掌握 AI 工具有效使用方法的開發者來説,反而可能因為過度依賴 AI 建議、不能正確校驗生成的代碼、引入更多隱蔽 bug 而效率下降。

Schmalbach 總結稱:“AI 讓許多事情變得更容易,但也讓其他事情更難。”常規任務的門檻降低,但複雜系統設計、架構和質量控制的要求更高。未來開發成本不太可能下降,但對優秀開發者的需求將更強烈。

來源:Vincent Schmalbach — Software Development Costs: Why AI Hasn’t Changed Prices


雖然 AI Coding 正在從 “炫技” 變成 “基礎設施”。但真正的革命不是自動補全,而是讓智能能力以工程方式融入團隊的生產循環。當插件、IDE、CLI、雲平台不再是孤立的工具,而成為同一個 “智能開發層” 的接口節點時,我們才算真正進入了 AI 編程的工程時代。

關於 “AI 如何真正工程化” 的五個問題 —— 智能協作、接口標準、平台閉環、信任邊界與未來範式,都將成為 GOTC 2025 全球開源技術峯會的核心討論議題。屆時,來自 AI IDE 廠商、雲平台、開源社區與一線開發團隊的代表將共同登台,帶來他們的見解,探討 “AI 開發的工程化未來”。

訪問 GOTC 官方報名通道報名參會:https://www.oschina.net/event/8598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