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屆計算機與信息處理技術國際學術研討會(ISCIPT 2025)
一、大會簡介
第十屆計算機與信息處理技術國際學術會議(ISCIPT 2025)將於2025年9月12日-14日在撫順召開會議。ISCIPT 2025將圍繞“計算機與信息處理技術”的最新研究領域,為來自國內外高等院校、科學研究所、企事業單位的專家、教授、學者、工程師等提供一個分享專業經驗,擴大專業網絡,面對面交流新思想以及展示研究成果的國際平台,探討本領域發展所面臨的關鍵性挑戰問題和研究方向,以期推動該領域理論、技術在高校和企業的發展和應用,也為參會者建立業務或研究上的聯繫以及尋找未來事業上的全球合作伙伴。
會議信息
大會時間:2025年9月12-14日
會議地點:中國-撫順
會議官網:www.iscipt.org
會議詳情信息:https://ais.cn/u/r2QnAv
三、組織架構
主辦單位:遼寧石油化工大學,東北大學
四、主講教授:
朱海斌,博士,IEEE Fellow。現任加拿大尼皮辛大學計算機與數學系教授、計算機科學專業主任、協同系統實驗室主任(創始人)。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多智能體系統、基於角色的系統、羣體績效優化、羣體角色分配。
何良華,教授,博導。2005年博士畢業於東南大學後,進入同濟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博士後站,2007年出站後留校任教。入選上海市啓明星計劃、教育部新世紀人才計劃、“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項目。 一直從事圖象處理與模式識別、數據挖掘、機器學習等方面的研究。2011年之前,重點研究人臉圖像判別與分析、人臉表情判別與分析、語音識別等。2011訪問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回國後,重點研究腦認知圖像(fMRI)的分析與理解,腦電信號(EEG)的判別與分析、深度神經網絡結構的智能學習、大數據下小樣本問題的機器學習等方向。
主持多項國家級及省部級基金項目,其中主要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面上)、教育部博士點基金、教育部重點項目、上海市基礎研究重點項目。另外,作為主要完成人,還參與了科技部973、國際重點合作項目、863、發改委重大專項等項目。
在國內外核心刊物共發表文章50多篇,獲得教育部高等學校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教育部高等學校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上海市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申請發明專利8項,授權12項,獲得軟件著作權7項,通過教育部鑑定2項。
從2006年起,擔任IEEE SMC-Systems,IEEE TC, IEEE TVT, IEEE BMI, Pattern Recognition, Pattern Recognition Letters等國際著名刊物的審稿人。
五、會議歷史
往屆檢索記錄
ISCIPT 2024丨EI Compendex Scopus
ISCIPT 2022丨EI Compendex
六、徵稿主題
1.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計算機圖形學與虛擬現實、計算機圖形學與多媒體、計算機建模、計算機仿真、計算機視覺、移動計算、自然語言處理、神經網絡、模式識別、編程語言、可重構計算系統等;
2.信息與通信工程:5G/6G網絡通信技術、信息感知與傳輸、物聯網電子技術和網絡、網絡通信中的數據加密與安全、通信軟件工程、信息系統、網絡通信中的新型網絡架構與協議、網絡通信在多媒體處理中的應用和實現、射頻、無線和網絡技術、網絡與信息安全技術、計算機網絡通信、物聯網與智能通信、多媒體通信框架、物聯網工程、微博通信網絡與技術等;
3.人工智能:圖像分類、物體檢測、語義分割、人臉識別、圖像生成、機器翻譯、語音識別、情感分析、文本生成、對話系統、理論模型構建、機器意識與自我意識、理解與推理能力、人機交互、增強現實與虛擬現實技術等;
信息系統與管理:大數據處理與管理、數據挖掘與知識發現、雲計算與邊緣計算、分佈式系統與並行處理、信息檢索與推薦系統、信息安全與隱私保護、區塊鏈技術與應用、數字圖書館與檔案管理、企業資源規劃(ERP)系統等;
4.多媒體技術、繪圖技術,數字媒體藝術,多媒體應用藝術設計,軟件工程、系統工程、控制技術、加密技術、信息產業、服務系統、建模和仿真、理論和算法、數據庫技術、電子學習技術、校園信息系統、移動學習技術、多媒體應用與處理、實時多媒體技術等;
5.計算機應用:化工大數據分析、工業物聯網應用、工業設備智能/在線監測及故障診斷、電力系統智能調度優化、電力市場大數據分析、電力負荷預測等
6.其他相關主題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