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大量免費流量的核心:關鍵詞
每一次搜索背後,都隱藏着一個渴望被滿足的需求。
而搜索是由一段段關鍵詞構成的,掌握關鍵詞,就是掌握了用户心理的密碼、流量的源頭和轉化的關鍵。當你的競爭對手還在盲目堆砌內容時,你可以通過精準關鍵詞策略,以小博大,用20%的努力獲取80%的流量紅利。
在現在大家覺得關鍵詞科學是為了做SEO(搜索引擎優化),但實際上這個順序完全反了。
SEO只是關鍵詞的一種應用,不管是哪一家搜索引擎或者哪一家App內的搜索。
關鍵詞的本質是人類思維的映射,是人類需求和慾望的語言表達。當我們研究關鍵詞時,我們實際上是在研究人類如何思考、如何表達需求、如何做出決策。這種深層次的人類心理洞察,遠比任何搜索算法更為根本。那些真正理解思維模式的人,無論搜索引擎算法如何變化,都能持續獲得流量和轉化。
關鍵詞類型與搜索心理
其實如果以SEO行業內的關鍵詞劃分應該是:搜索意圖分類、按關鍵詞長度和具體程度分類、按季節性和時效性分類、按品牌相關性分類、按地理位置分類。但這篇文章的主題並不是在講SEO基本功,而是在講心理與關鍵詞類型,所以在我看來這是一個新的劃分。
這個心理關鍵詞分類體系主要基於用户搜索行為背後的心理動機和認知過程,區別於傳統SEO的功能性分類。具體來説:
-
心理動機驅動:每種類型反映了用户搜索時的核心心理需求
- 探索型:源於好奇心和學習慾望
- 問題解決型:源於解決痛點的迫切需求
- 比較評估型:源於做出最優決策的需求
- 確認型:源於減少決策焦慮的需求
- 行動導向型:源於執行決定的實際需求
-
搜索意圖與轉化階段的匹配:這五種類型在銷售漏斗中處於不同位置
- 探索型和問題解決型:漏斗頂部,流量大但轉化率低
- 比較評估型:漏斗中部,開始考慮具體選擇
- 確認型和行動導向型:漏斗底部,接近轉化
-
語言表達模式:每種類型有其獨特的語言特徵和關鍵詞結構
- 如疑問詞開頭、比較詞、肯定性詞彙等
探索型心理關鍵詞
- 心理特徵:反映好奇心驅動的開放性思維,處於信息收集階段
- 認知狀態:大腦處於高度接受新信息的狀態,多巴胺系統活躍
- 語言模式:"什麼是..."、"如何..."、"為什麼..."等疑問詞開頭
- 示例關鍵詞:"what is blockchain technology"、"how to start meditation practice"
問題解決型心理關鍵詞
- 心理特徵:反映面臨特定挑戰或痛點,尋求立即解決方案
- 認知狀態:大腦處於問題-解決模式,專注於消除不適或障礙
- 語言模式:包含"解決"、"修復"、"克服"等行動導向詞彙
- 示例關鍵詞:"how to fix iPhone black screen"、"quick fix for Excel formula errors"
比較評估型心理關鍵詞
- 心理特徵:反映決策過程中的權衡思維,尋求最優選擇
- 認知狀態:大腦激活前額葉皮質,進行復雜的比較和分析
- 語言模式:包含"vs"、"對比"、"哪個更好"等比較詞彙
- 示例關鍵詞:"iPhone vs Samsung durability comparison"、"aerobic vs strength training results"
確認型心理關鍵詞
- 心理特徵:反映尋求驗證已有觀點或決定的心理需求
- 認知狀態:大腦試圖減少認知失調,尋找支持已有傾向的信息
- 語言模式:包含"最佳"、"推薦"、"值得"等肯定性詞彙
- 示例關鍵詞:"is MacBook Pro worth buying"、"best camera brands recommended by professionals"
行動導向型心理關鍵詞
- 心理特徵:反映用户已準備採取行動,尋找具體執行方法的心理狀態
- 認知狀態:大腦處於決策後階段,專注於實施細節和具體步驟
- 語言模式:包含"購買"、"下載"、"註冊"、"如何使用"等行動詞彙
- 示例關鍵詞:"where to buy Adobe software license"、"how to sign up for LinkedIn account"
解碼用户心理的關鍵詞研究方法
成功的關鍵詞研究就像一場偵探工作,需要我們深入用户思維,發現那些未被明確表達的需求:
-
共情頭腦風暴
- 進入目標用户的思維模式,想象他們會如何表達需求
- 識別用户在不同情緒狀態下可能使用的語言表達方式
-
競爭對手心理分析
- 解讀競爭對手的關鍵詞策略背後的心理洞察
- 發現他們可能忽略的用户心理需求和情感觸點
-
社羣心理挖掘
- 在Reddit、Quora等平台觀察用户真實的語言表達方式
- 注意情緒詞彙和問題表述,它們往往揭示深層需求
-
決策心理評估
- 分析關鍵詞與用户決策過程的心理階段匹配度
- 識別觸發用户從"瞭解"轉向"行動"的關鍵詞模式
關鍵詞優化技巧
認知心理學與頁面元素
利用人類注意力和記憶規律優化關鍵頁面元素:
- 標題標籤:利用首因效應,將主關鍵詞放在前部,激活用户的認知匹配
- H1標題:創造強烈的視覺錨點,滿足用户的確認需求
- URL:簡潔易記,減少認知負荷
內容與潛意識共鳴
- 開頭段落:利用啓動效應,自然融入關鍵詞激活相關概念網絡
- 小標題層級:創造信息結構感,滿足人類大腦對秩序的渴望
- 關鍵詞密度平衡:遵循自然語言的模式,避免觸發用户的"廣告警報"
- 語義關聯:使用LSI關鍵詞創造概念連接,模擬人類聯想思維
避免心理排斥反應
- 優先滿足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非搜索引擎算法
- 使用自然語言模式,符合人類閲讀習慣
- 創造內容連貫性,滿足人類大腦對邏輯和一致性的需求
心理學驅動的實施路徑
- 需求圖譜構建:創建綜合關鍵詞列表,映射用户心理需求全景
- 焦點確立:為每個頁面確定核心關鍵詞,建立清晰的心理定位
- 內容心理規劃:圍繞用户心理旅程設計內容結構
- 觸點優化:在關鍵認知觸點植入關鍵詞
- 反饋循環:通過數據分析瞭解用户反應,持續優化心理匹配度
成功的SEO不僅是技術遊戲,更是深度的心理學應用。真正理解用户思維方式,能夠創造既滿足搜索引擎又深度共鳴於用户心理的內容,實現流量與轉化的雙重突破。
由性慾驅動的流量關鍵詞
在關鍵詞研究中,最具價值的是那些反映人類深層慾望的關鍵詞。這種詞能帶來高度精準的流量和驚人的轉化率。
人類核心慾望與搜索行為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類行為受到幾種根深蒂固的核心慾望驅動,這些慾望直接影響搜索行為和決策過程:
人類核心慾望與搜索行為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類行為受到幾種根深蒂固的核心慾望驅動,這些慾望直接影響搜索行為和決策過程:
-
安全感慾望
- 關鍵詞特徵:包含"安全"、"保障"、"防護"等詞彙
- 心理觸發點:減輕恐懼和不確定性
- 示例:"safest investment methods"、"which security door is most reliable"
-
社交認同慾望
- 關鍵詞特徵:包含"流行"、"大家都"、"評價最高"等社會證明元素
- 心理觸發點:歸屬感和被接受的需求
- 示例:"most popular phone brands 2023"、"must-have social media apps"
-
自我實現慾望
- 關鍵詞特徵:包含"提升"、"掌握"、"成為"等成長相關詞彙
- 心理觸發點:個人成長和自我價值感
- 示例:"how to become an industry expert"、"master programming skills in 30 days"
-
即時滿足慾望
- 關鍵詞特徵:包含"立即"、"快速"、"今天"等時間緊迫詞彙
- 心理觸發點:避免延遲滿足的不適感
- 示例:"immediate headache relief methods"、"quick weight loss techniques"
-
性與親密慾望
- 關鍵詞特徵:含蓄表達性吸引力、魅力和親密關係的詞彙
- 心理觸發點:人類最原始的繁衍與連接需求
- 示例:"how to become more attractive"、"ways to enhance sexual attraction"
-
掌控慾望
- 關鍵詞特徵:包含"控制"、"管理"、"解決"等主導詞彙
- 心理觸發點:減少無力感,增強自主性
- 示例:"how to control emotional outbursts"、"effective time management methods"
-
獨特性慾望
- 關鍵詞特徵:包含"獨特"、"定製"、"與眾不同"等差異化詞彙
- 心理觸發點:表達個性和脱穎而出的需求
- 示例:"personalized gift ideas"、"unique home decoration styles"
而接下來我們以性入手,去實戰分析一個AI網站如何通過這類關鍵詞獲得巨量流量。
找到性相關的關鍵詞
首先我們的詞根應該是AI(因為這是AI網站的核心意圖,不加AI可能是其他類別),然後加一些形容詞和描述詞。
可以使用我們的關鍵詞流量分析方法,在確定範圍的表格中,圈定需要和合適的關鍵詞,通過SEO基本功布局到頁面和內容中:
而在我的調研裏也有這樣的網站的成功例子,它通過這種方式,把自然流量在3個月裏翻了10倍。
談錢應該是最有意義的,3個月4719的自然流量 -> 到每日50000。
50000 x 30(天) x 10%(AI類行業平均點擊率) x 1(比較保守的美國CPC,其實不止) = 150000$,這是一個純流量價值,這是通過免費的方式得到的。
如果在產品轉換比較好的情況下,收益遠遠不止於此,這類詞語的實際轉換,可以想象得到的是遠遠高於正常詞語的轉換效率。
結束
關於我,但更歡迎其他圈子的同學,不管是流量策略、商業實踐、閒聊、找隊友、找對象(這可能不太行)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