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utter

動態 列表
@flydean

flutter系列之:移動端手勢的具體使用

簡介 之前我們介紹了GestureDetector的定義和其提供的一些基本的方法,GestureDetector的好處就是可以把任何一個widget都賦予類似button的功能。 今天將會通過幾個具體的例子來講解一下GestureDetector的具體使用。 賦予widget可以點擊的功能 一般情況下,我們的普通widget,比如文本是不能進行交互的,但是如果將其用GestureDetector進

flydean 頭像

@flydean

昵稱 flydean

@chengxuyuanlaoliu2024

跨平台開發地圖:客户端技術選型指南 | 2025年9月

哈嘍,我是老劉 2024年,全球移動應用下載量突破2570億次。 但開發者面臨的問題是——平台越來越多。 以前只有iOS和Android,現在還有鴻蒙、Web、各種小程序... 每個平台都要單獨開發,成本會翻好幾倍。 不僅如此,用户對體驗的要求越來越高。 他們希望在不同設備上看到一模一樣的界面,享受一致的操作體驗。 原生開發做不到這一點。 因為不同平台的設計規範、開發語言、UI組件都不一樣。 這就

chengxuyuanlaoliu2024 頭像

@chengxuyuanlaoliu2024

昵稱 程序員老劉

@chengxuyuanlaoliu2024

跨平台開發地圖:客户端技術選型指南 | 2025年10月

哈嘍,我是老劉 2024年全球移動應用下載量突破2570億次,但開發者面對的現實是:平台越來越多、成本翻倍、體驗難統一。iOS/Android/鴻蒙/桌面端/Web/小程序,各有一套開發與設計規範,原生很難在多設備上做到一致。 跨平台是機會,卻更是選擇題:Flutter講性能、React Native講生態、uni-app講覆蓋、KMP講原生。 如何做好這道選擇題,把有限的資源發揮出最大的效率?

chengxuyuanlaoliu2024 頭像

@chengxuyuanlaoliu2024

昵稱 程序員老劉

@chengxuyuanlaoliu2024

Flutter開發者 3.29版本關注要點

哈嘍,我是老劉 Flutter 3.29已經發布有一段時間了,老劉寫Flutter代碼已經6年多,對這種例行的Flutter版本更新基本上已經是內心毫無波瀾。 不過最近有不少朋友問要不要更新到最新版,這裏羅列一下從開發者角度看比較重要的更新,大家自己判斷。 一、架構與性能優化 Dart 代碼執行線程調整 Dart 代碼現直接在 Android/iOS 的主線程運行,減少了

chengxuyuanlaoliu2024 頭像

@chengxuyuanlaoliu2024

昵稱 程序員老劉

@qngyun1029

flutter,json轉 dart model方法

目的有兩個: 1、將json轉成dart類,發揮強類型的優勢,能夠.出來提示,不容出錯,默認情況下只能obj['name']方式來訪問屬性; 2、將dart類轉成json;入庫需要; 其實最原始的方法就是將獲取到的json字符串jsonDecode(jsonStr),這樣,如果jsonStr是對象,就能得到MapString, dynamic,如果jsonStr是數組,就能得到List

qngyun1029 頭像

@qngyun1029

昵稱 qngyun1029

@chengxuyuanlaoliu2024

Google突然“變臉“,2026年要給全球開發者上“緊箍咒“?

哈嘍,我是老劉 Google又整妖蛾子了,8月25號宣佈從明年開始,谷歌將開始驗證在安卓設備上分發應用的開發者的身份。 全球超過300萬Android開發者,即將在2026年面臨史上最嚴格的身份驗證! 這個消息是真的嗎?對我們國內開發者有什麼影響呢? 政策細節盤點 先説結論:這次Google是玩真的! 從2026年開始,所有在Android設備上分發應用的開發者都必須通過身份驗證。 注意,

chengxuyuanlaoliu2024 頭像

@chengxuyuanlaoliu2024

昵稱 程序員老劉

@jingmingdewudongmian_dscnyw

開源 全平台 嗶哩嗶哩緩存視頻合併 bilibili緩存

提供Bilibili緩存視頻合併的工具 將Bilibili緩存文件合併導出為MP4,支持Android、windows(10以上)、linux、mac、ios,支持B站Android客户端緩存,支持B站Windows客户端緩存 説明 此軟件是為了幫助網友合併嗶哩嗶哩緩存視頻,將bilibili緩存視頻合併導出為mp4,支持Android、windows、linux、mac、ios,你可以將它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