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AI編程工具廠商Cursor和Windsurf都發布了自己的編程模型,並且都是主打“速度快”。對此,另一款AI編程工具Cline創始人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Cursor和Windsurf之所以發佈針對速度優化的模型,是因為這比構建一個追求極致智能的基礎模型(foundational model)要容易得多。
為什麼這麼説呢?你想象一下:
1. 基於開源Qwen3大模型,直接用強化學習(RL)在自家任務環境上微調。
2. 再把微調後的模型部署到Cerebras或其它經過優化的GPU硬件上。
3. 接下來,就讓這個智能“中等”、但速度超快的模型順暢地運行(cook)起來。對於編碼Agent公司而言,如果想要為市場帶來有價值的東西,構建一個新的基礎模型比微調開放模型和優化推理要困難得多。
坦白説,這是發佈接近帕累託前沿(pareto frontier)的產品的有效方法,我很高興看到編碼Agent公司開始參與其中。但不要把這誤解為編碼Agent公司宣稱“中等智商但速度快 > 高智商但速度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