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舉行發言人記者會。發言人王翔在發佈會上介紹,網絡安全法修正草案擬增加促進人工智能安全與發展的內容。
據介紹,2025年9月,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對網絡安全法修正草案進行了初次審議。根據各方面意見,草案擬作以下主要修改:一是充實網絡安全工作指導原則;二是增加促進人工智能安全與發展的內容;三是在個人信息保護方面進一步做好與民法典和個人信息保護法的銜接;四是進一步完善相關處罰規定。
“2016年制定的網絡安全法,是網絡安全領域的基礎性法律。”王翔介紹,網絡安全法施行以來,網絡強國戰略深入推進,網絡安全工作不斷加強,人工智能等戰略性技術取得發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進一步融合,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發展取得巨大成就。與此同時,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發展給網絡安全帶來了新的挑戰,網絡違法行為仍屢有發生,並呈現出新的特點。
王翔指出,一審後,根據各方面意見,擬對修正草案作進一步完善。人工智能作為戰略性技術,正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刻改變人類生產生活方式。將人工智能深度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將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注入新動力。需要重視的是,人工智能既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也帶來前所未遇的風險挑戰。
為此,全國人大代表和有關方面都建議要牢牢把握人工智能發展和治理主動權,推動我國人工智能朝着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發展。為此,擬增加一條關於人工智能安全與發展的框架性規定,主要內容包括:支持人工智能基礎理論研究和算法等關鍵技術研發,推進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建設,完善人工智能倫理規範,加強安全風險監測評估,創新並加強人工智能安全監管,促進人工智能健康發展。